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截止2014年8月24日,云南鲁甸地震后,山西省慈善协会共接受社会捐赠款物总计2...

截止2014年8月24日,云南鲁甸地震后,山西省慈善协会共接受社会捐赠款物总计230697万元,包括帐篷、食物、矿泉水、药品、棉被、衣物等。这些捐赠的物资(   )

A.是商品,因为他们是劳动产品

B.是商品,因为他们是供人们消费的

C.不是商品,因为它不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D 【解析】 试题分析: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本题材料中“云南鲁甸地震后,山西省慈善协会接受社会捐赠的帐篷、食物、矿泉水、药品、棉被、衣物等物资”,虽然属于劳动产品,但它并不是用来交换的,不属于商品。由此可见,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B、C三项表述不科学且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考点:本题考查商品的含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分2014年5月16日,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道德的传承”——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山东威海举行,极大地推动了我省思想道德建设。我省各级高度重视,让推荐评议身边好人的过程真正成为了传播精神文明、引领道德风尚的过程,成为了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平台,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联系材料,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说明我省积极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的依据。9分)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开展上述活动对青年学生的道德启示6分)

 

查看答案

14分阅读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指出,中华文化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也是同其它文化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它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让国外民众触摸中华文化脉搏,感知当代中国发展活力,理解我们的制度理念和价值观念。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

(1)联系材料,分析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大意义。(8分)

材料二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识和名片,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要推动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必须做到重视内容创新,增强吸引力大力推动对外文化贸易,积极拓展海外文化市场重视发展新兴产业,努力形成对外文化贸易新的增长点。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所采取的措施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6分)

 

查看答案

14分2014年央视春晚小品《扶不扶》中的经典台词“人倒了还可以扶起,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了”引发了人们的共鸣。老人摔倒在路上,你扶不扶?在这一问题成为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的背后,折射出当今社会上一些人的价值迷失和道德失范。

为实现道德崛起,某地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中小学校举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等活动,在全市集中组织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并通过电视台播放道德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等,倡导了文明新风,提升了社会道德水平。

(1)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8分)

2)联系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6分)

 

查看答案

9分春节是中华民族的重大节日,过年放鞭炮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它承载着亲人团聚的幸福,是“中国年”年年必不可缺少的元素。但近年由于雾霾天气的出现,许多地方出台政策禁止或减少燃放烟花爆竹,这就使年味淡了一些,于是很多人在“要民俗要年味”还是“要蓝天要健康”上产生了纠结心理。许多网友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燃放烟花不能禁止,因为它是我们重要的民族习俗,是对传统春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材料中网友观点的合理性。9分

 

查看答案

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中,91.4%使用过互联网,72.5%上网时遭遇过不良信息,64.9%会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针对这一现象,在文化建设中国家应当(   )

A.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B.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拒绝污染

C.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D.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