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2014年央视春晚小品《扶不扶》中的经典台词“人倒了还可以扶起,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了”引发了人们的共鸣。老人摔倒在路上,你扶不扶?在这一问题成为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的背后,折射出当今社会上一些人的价值迷失和道德失范。
为实现道德崛起,某地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中小学校举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等活动,在全市集中组织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并通过电视台播放道德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等,倡导了文明新风,提升了社会道德水平。
(1)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8分)
(2)联系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6分)
(9分)春节是中华民族的重大节日,过年放鞭炮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它承载着亲人团聚的幸福,是“中国年”年年必不可缺少的元素。但近年由于雾霾天气的出现,许多地方出台政策禁止或减少燃放烟花爆竹,这就使年味淡了一些,于是很多人在“要民俗要年味”还是“要蓝天要健康”上产生了纠结心理。许多网友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燃放烟花不能禁止,因为它是我们重要的民族习俗,是对传统春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材料中网友观点的合理性。(9分)
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中,91.4%使用过互联网,72.5%上网时遭遇过不良信息,64.9%会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针对这一现象,在文化建设中国家应当( )
A.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B.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拒绝污染
C.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D.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
这几年,我国国家主席出访时多选择本土设计的品牌服饰,这些服饰既不落后于世界潮流,又保持了自身的文化特性。这有利于( )
①直接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②保持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领先地位
③体现文化自觉,彰显文化自信
④展示传统文化,提升国际影响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一段时期以,诸如埃及卢克索神庙发生的“到此一游"等出境游不文明个案,不仅触动了国民的耻感神经,更损害了国家形象,也对社会的文明素养进行了一场拷问。为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我们需要( )
①主动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塑造健康人格
②尊重文化差异,理解文化个性
③加强道德建设,提高社会公德水平
④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培育优秀人才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中华文明,远流长:仓颉创造了汉字,让文明得以沉淀下;李斯统一了汉字,让文明得以流动起;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让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王选让汉字告别纸与笔、铅与火,让中华汉字文化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说明( )
A.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B.科技进步能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C.社会制度的更替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
D.传播文化必须做到古为今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