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近年来GDP和城镇化率状况图。

满分5 manfen5.com   

注: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发达国家城镇化率一般达到80%。

信息  专家指出,城镇化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新增的大量城镇人口将带来消费需求的大幅增加和庞大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住房建设等投资需求。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农村居民人均资源占有量得到提升,提高了农业效益。同时,也推动了各类服务业的发展,形成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快城镇化进程,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为第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

材料中的图(含注)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中的“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述城镇化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14分)

 

(1)经济信息: ①近年来我国GDP和城镇化率都在逐年提高,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率密切相关、相互促进。(2分)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2分) (2)积极意义: ①有利于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②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③有利于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④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答出一点给3分,任答三点给10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第一小问以图示加注释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以及归纳总结方面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图示中我国GDP以及城镇化率的逐年变化情况以及注释中的内容,并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图示及注释的全部经济信息。解答本题学生既要看到近年来我国GDP和城镇化率都在逐年提高,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率密切相关,也要看到我国城镇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的明显差距。本题第二小问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中的“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城镇化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本题并未限定学生答题所用知识的具体范围,考查的知识面较广,解答不太容易。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从中找出关键性词语,诸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进城就业”、“推动服务业发展”等学生在解答时要引起高度注意,分别可从从扩大内需、统筹城乡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农民收入等角度去分析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以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2013年12月23-24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罕见地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列为2014年六大工作任务之首。把粮食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战略抉择,是立足国情、粮情、世情旷世举措,上升为与金融、能源安全并行的三大战略,必将从体制机制加以固定,铸就种粮卖得出、吃粮买得到的粮食安全基石。全国人大农委委员张晓山表示,此次中央罕见地重视粮食安全,除了近年来粮食自给率下降外,另外一层“醉翁之意”恐怕与土地制度改革和城镇化建设有关。张表示,中央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路,主张城镇化应该是人的城镇化,而不是单纯土地的城镇化,这就意味着城乡之间的差距要缩小,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均等化上的投入要增大,而不大搞特搞土地城镇化,地方政府的财源——土地财政又会大大缩水。

材料二2013年第二季度,国内玉米市场行情波动较为频繁,市场需求及政策性因素对其价格影响尤为明显。具体来看。4月份,国内玉米市场受禽流感疫情影响,其价格一度出现下跌,但持续时间不长。5月初,在临储玉米收购政策时间延长及市场需求好转等因素影响下,国内玉米市场行情触底反弹。不过,5月下旬,产区迎来自然晾晒粮源上市小高峰,国内玉米价格也在前期急涨过后顺势高位回调。6月份以后,随着产区农户余粮水平的进一步下降,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大部分温和上扬。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就如何稳定玉米价格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2)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列为2014年六大工作任务之首?8分)

 

查看答案

英国科学家波普尔说:“如果我们过于爽快的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掘不了我们多么接近正确。”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真理是主观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引发了人们多方面的思索:自我、亲人、友情、健康、蓝天、梦想„„都去哪儿了?这些追问,在凸显当今社会环境下一些人迷茫心境的同时,还萌动着人们寻求改变的心态和信念。这表明(   )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特征

②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

④社会心理源自人们的生活反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PX”即对二甲苯,其毒性跟酒精差不多。可是有人却出于某种目的,将百度百科词条中“PX”的毒性由“低毒”改成“剧毒”。华大学化工系学生发现这一情况后,连续6天日夜坚守,36次修正被反复篡改的词条,在网络上成功捍卫了“PX”低毒属性这一科学常识。这场特殊的科学保卫战表明(   )

A.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正确的认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

C.正确的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D.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

 

查看答案

下列最合理的对应联结是(   )

①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②(a+b)2=a2+2ab+b2——发展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义勇军进行曲》使人精神振奋——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④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