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表明政府( )
①不断扩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②规范行政执法和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④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某社区举行了居民政治参与的交流活动:甲作为选民参加了一次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活动;乙找过区人大代表反映菜市场环境问题;丙对居委会工作提出了批评建议;丁参加了市政府改造“人民公园”听证会。据此可以判断( )
A.甲选举的是省人大代表 B.乙积极参与基层民主管理
C.丙直接行使了民主权利 D.丁参与对政府的民主监督
201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一周年。该法对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反映出( )
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③人民民主有法律保障
④人民民主有制度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以来,农村的基层民主进一步发展,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不断扩大,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得到保证。回答下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 )
①我国的民主才是全民的真正的民主
②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的特点
③我国人民享有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④我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基层群众自治已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下列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是( )
A.业主委员会 B.消费者协会 C.乡人民政府 D.居民委员会
(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我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杜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十八大进一步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集中表达。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使其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美德总体而言具有内在契合性,即中华美德作为中华人文精神的当代传承的表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然组成部分。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杜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落实到人民的行动中。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能够凝魂聚气、强基固本?(12分)
(2)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文化知识,就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魂聚气、强基固本作用提出两条建议。(4分)
(24分)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弘扬和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日前,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建设不断适应时代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平台。利用好现有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等文化惠民工程的数据资源成果,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佳作。
材料二:自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以来,以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和风尚。古往今来,家风的形成无关贫富,无关官民,只关德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连着民风,民风连着国风。以家风为基,民风做本,基本坚固,国家才能昌盛。当下,求解困扰全社会的信任危机、道德危机、信仰危机等困境,重新发现并挖掘家风文化的价值,无疑是一条非常现实的路径。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我国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平台的原因。(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相关知识,谈谈挖掘家风文化的意义。(1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