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下列观点与之一致的世界观是( )
①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②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③物是观念的结合
④人病则忧惧出,忧惧则鬼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014年4月,科学家宣布阿尔法磁谱仪发现了高能正电子,这就是一个反物质粒子,本质上看其带有相反的电荷。这一科研成果的发现表明( )
A.思维能够创造出世间没有的东西
B.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C.思维无法认识周围的存在
D.思维决定物质的存在
我国著名科学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在给学生上课时说:“任何一门专业的学科,学到最后所抵达的境界都是哲学的层次。”这句话说明( )
A.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不断发展
C.哲学是具体科学研究的基础
D.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B.哲学不一定是哲学家的事,我们生活也需要哲学
C.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推动其发展和进步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二者的统一构成了哲学
“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在辨证地思考了。”恩格斯这句话说明( )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C.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D.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24分)2013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年聚焦“三农”。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2003~2011年我国农业发展状况

注:我国绝大多数农民经营的土地规模小,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科技化的推广,无形中加大了生产成本。
材料二: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真正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新阶段。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据调查,种粮户的规模达到百亩以上时,土地利用率会提高10%以上,经济效益会提高15%。同时,可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口和劳动力。
材料三:新型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有序健康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其中,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过程。专家预测,未来10年中国城镇化至少可维持每年4%~5%的经济增长。
(1)揭示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发展家庭农场等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意义。(11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述推进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1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