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0世界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

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0世界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种子构成。现在,科学家正在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

C.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D.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

 

C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人类对物质的认识过程与实践无关,故排除。B选项观点错误,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人类的思维可以正确认识世界,故排除。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故入选。D选项观点错误,真理在实践的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而并不是真理中有错误,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指鹿为马”的做法违背了真理的(   )

A.客观性    B.具体性    C.无限性    D.条件性

 

查看答案

“有了目标就要着手行动,不要面对多姿多彩的想法而陶醉不已,不去努力为之奋斗它永远只是一个漂亮的肥皂泡,最终是会破碎的……”这告诉我们(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查看答案

十八大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等写入党章。这说明(   )

A.真理具有反复性、上升性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真理和谬误是相对的        D.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查看答案

2013年12月4日,珠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由筹算演变而来,由于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原有的筹算不能适应计算的需要,筹算逐步演变为珠算。这一演变过程说明(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辩证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抛弃

 

查看答案

人的身体具有很强的中和缓冲功能,自身就能够维持酸碱度的平衡,无论日常生活中摄入的食物是酸性还是碱性,人体的pH是基本不变的。可见(   )

A.人们在规律面前总是无能为力的

B.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客观的

C.人为建立起来的联系都是主观的

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