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的小河里有鱼,山上的林子里有鸟,青瓦白墙的祖屋冒着炊烟,邻家大伯的笑脸透着和善……”这是文人笔下对故乡的思念和儿时美好的回忆。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回不去的故乡”成为很多人的共同“乡愁”。山东省某地充分借鉴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的成功经验,把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并派专人深挖历史古韵,延续古风民俗,保持住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同时,依托已有的旧祠堂、古书院、大会堂建设村级文化综合阵地,打造农民精神家园,在身有所栖的同时心有所寄,做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该地是怎样做到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6分)
(2)城镇化建设必须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这一要求的重要意义。(8分)
材料一:目前,中俄关系是最好的一组大国关系。俄罗斯总统普京说:“俄罗斯需要一个繁荣稳定的中国,中国也需要一个强大成功的俄罗斯”;国家主席习近平认为,中俄共同发展“将为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提供正能量”,中俄两国超越零和博弈、集团政治等旧的思维方式,致力于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提供了一个典范。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评价中俄构建的新型大国关系。(12分)
材料二:近年来,中俄文化交流日益活跃。两国多次成功互办文化节、语言年、旅游年等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展示了各自的艺术、语言、服装和风俗;两国的教育、科学、音乐、舞蹈、美术相互交融,为我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2)结合材料二,谈谈中俄文化交流对发展我国文化的重要意义。(8分)
建设美好家园,让人民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优美环境中生活。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我国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截止2013年,全国已建成国家级生态市(县)5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986个。政府还推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中央财政安排的生态补偿资金总额从2001年的2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约780亿元,累计约2500亿元。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10分)
地铁作为流动的博物馆,被称为城市“最有价值的隐藏”。
地铁票价调整关系民生。召开地铁票价听证会,是保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使票价调整方案更加科学合理的有效方式。为使听证会获得预期效果,应注意表中事项。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注意这些事项的理由。(6分)
注意事项 | 理由 |
应依法公示本次听证会的具体程序和各方遵守的规则 | (1) |
参加代表应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各方比例应合理,要给各方充分表达的机会 | (2) |
应设置记者席,允许新闻媒体采访 | (3) |
“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离不开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这种观点( )
①肯定了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②否定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体现出社会存在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基础
④承认了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文化传播的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回答以下问题。
1.当今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我们不是“自投罗网”,就是被“网罗其中”。网络发展使人们的信息传递、诉求表达、社会交往、思维习惯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①科技进步对文化传播有重要影响
②科技进步是文化进步的唯一动力
③文化传播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
④现代传媒取代了传统传媒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如今,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原因是,大众传媒( )
A.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的传媒
B.传播的信息总是真实可靠的
C.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D.具有反馈及时、方法灵活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