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

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2012年中国与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单位:%)

满分5 manfen5.com

注:2010年中国GDP总量达58786亿,超过日本的54742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1年,世界人均GDP为10035美元,高于我国2012年6100美元的水平。

2008年—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及比例情况

年份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例

收入(元)

实际增长率

收入(元)

实际增长率

2008

15781

8.4%

4761

8.0%

3.31:1

2009

17175

9.8%

5153

8.5%

3.33:1

2010

19109

7.8%

5919

10.9%

3.23:1

2011

21810

8.4%

6977

11.4%

3.13:1

2012

24565

9.6%

7917

10.7

3.10:1

材料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实质就是要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随着实践的推进,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强调的是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十七大正式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又一次飞跃。十八大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1)结合材料一中图和表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

(2)结合材料二,根据“科学发展观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关知识,提出我国实现经济社会更好发展的相应对策。(12分)

 

(1) ①图反映了2008-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与世界相比,不仅总体平稳,而且较快; ②2011年我国经济增速与2010年相比趋缓回落。2010年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人均GDP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③表反映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逐年提高,近三年农村居民收入的实际增长率都超过了城镇居民; ④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总体上有所缩小,但差距仍较大。说明我国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重民生,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 (每点2分,共8分) (2) ①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扭转收入分配失衡问题,有利于缓解城乡之间收入扩大的趋势,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②把推进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有利于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这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③扎扎实实抓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④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加快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⑤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⑥全面提高开发型经济水平,有利于形成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促进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每点2分,共1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以图示、图表加注释的形式考查学生读图、分析以及总结归纳方面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图示及图表中各项数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注释的相关内容,并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图示及图表反映出的全部经济信息。关于本题图示,学生既要看到与世界相比,2008-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较快且总体平稳,2011年我国经济增速开始回落,也要看到人均GDP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事实;关于本题图表,学生既要看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逐年提高,尤其是近三年农村居民收入的实际增长率都超过了城镇居民,也要看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总体上有所缩小、但差距仍较大的事实。 (2)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二,根据“科学发展观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关知识,提出我国实现经济社会更好发展的相应对策。解答本题学生首先明确“科学发展观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答题范围包括的具体知识点;其次,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关键性语句以进一步明确答题的方向。本题材料中“优化经济结构”、“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等,启示学生可从推动发展立足点的转移、增强发展的协调性等方面去分析说明;本题材料中“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启示学生可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统筹城乡及区域发展等方面去分析说明;本题材料中“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启示学生可从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方面去分析说明;另外,学生还可从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等方面去分析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科技创新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为此,政府要创造条件,使人才、资本等市场要素充分发挥对创新的积极作用,出台针对技术创新中各类创新要素的利益分配政策,完善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创新法制环境。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政府采取以上措施对推动技术创新的意义。(8分)

 

查看答案

2013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丰包子铺排队点餐,不仅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优良的作风,也给以传统饮食为主的中国“老字号”的发展增添了暖意。北京有着悠久的餐饮文化发展史,产生了多家知名的餐饮企业“老字号”。随着时代的发展、 消费者观念的转变、国外洋快餐的进入,“老字号”在面临难得发展机遇的同时,在品牌保护与扩张,企业制度与规模等方面也存在着劣势。如何重振“老字号”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某学者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老字号”餐饮企业成长机制设计(如下图)。

满分5 manfen5.com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思考,要重振“老字号”,企业应该怎样做?政府能够对企业提供哪些支持?(12分)

 

查看答案

党和政府一直把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为控制物价上涨,政府采取了如下的措施:通过控制货币流动性,管好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通过发展生产,稳定物价;通过搞好流通,减少商品流通环节;管好市场,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不法行为,使整个市场有序地发展。

结合材料分析政府实施以上措施的经济学依据。(10分)

 

查看答案

2013年,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四国、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被台称为“一带一路”,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反响积极。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   )

①构建区域经济优势,实现主导世界市场的目的

②区域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③平衡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④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完善我国开放型经挤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3年11月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对中国输美钢材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调查,这是半个月内美国再度对中国钢材发起贸易救济。面对如此密集甚至会更加汹涌的反倾销浪潮,我国企业应当(   )

①熟悉和掌握国际经贸规则,积极应诉,争取主动

对美国进行贸易报复,对美国输出到中国的相关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

③转变贸易发展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

④依靠科技和管理增加商品价值量,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