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建党93周年,福建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中小学深入开展庆祝建党93周年主题教育活动,其中一项内容是开展好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
(1)为什么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6分)
(2)假如你所在的班级,要召开以“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为主题的班会,请你谈谈青年学生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8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政实力的增强,我国航天事业迅速发展,2009年4月25日,中国首颗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成功发射升空。在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中形成的伟大载人航天精神,又激发了全体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和决心。
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材料中所体现的道理。(6分)
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郭明义:童年时期父亲曾经对他说过“为父亲争口气”,这句话伴随着郭明义走过了40多年,成为认真工作、努力学习最原始的动力。组装电动轮汽车期间,美国犹格里德公司技术服务部中国区总管,被郭明义的敬业精神打动,两次劝说他到美国公司工作,并承诺给他的报酬至少比鞍钢高六七倍。郭明义连声拒绝,他说:“我上党校、夜校、进修,都是企业掏的学费,鞍钢培养了我,我要回报鞍钢。”
请用材料中郭明义的经历和事迹,阐述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6分)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发展的民族,必然要有一种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精神。一个前进的时代,必须有向上的精神。我们实现全面的小康,就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见证是( )
①中华文化没像其他文明一样,因外族入侵而中断、湮灭
②汉字的演变与使用
③史学典籍的传承
④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汉字中的“和”,渊源有自,其来尚矣,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均有所见。这说明了( )
A.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D.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毛泽东也是诗词大家。他在复《诗刊》主编臧克家的信中写道:“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旧体诗是传统文化,新诗是外来文化
②诗歌创作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③对待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④文化的形式要为内容服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