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近两三年来,我国多地频繁出现雾霾天气。2014年2月,我国多地再次遭遇雾霾天气,...

近两三年来,我国多地频繁出现雾霾天气。2014年2月,我国多地再次遭遇雾霾天气,雾霾笼罩我国近1/7的国土,中国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有57个出现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有15个是严重污染。有关专家认为,雾霾天气产生是有利于雾霾产生的气象条件和污染物过量排放共同作用的结果。天气因素是触发和加剧雾霾影响的直接因素,但根本因素是持续的污染物排放,特别是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排放,使主要大气污染排放总量远远超过了环境容量。

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促使人们更加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行为的准则。在经历了原始文明被动接受自然,农业文明初步开发自然和工业文明征服、改造自然后,人类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和积极推动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这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人类应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9分

 

(1)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人类的活动应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遵循自然规律为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3分) (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必须正视当前我国高污染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改变不利条件,创造新的有利条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3分) (3)要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人类要自觉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排除错误的主观因素,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发挥主观能动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知识指向明确,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考生回答时,可以从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规律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人类的活动应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遵循自然规律为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其次可以从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的角度分析说明,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改变不利条件,创造新的有利条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最后可以从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的角度分析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发挥主观能动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果西方是苹果,中国是橘子的话,那么苹果是解释不了橘子的。当然,橘子可以学习苹果,因为大家都是水果,但是必须明白,橘子学习苹果的目的不是自己变成苹果,而是把自己变成更好的橘子。这启示我们(   )

A.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B.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二者相互连结

C.在认识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要看到主要矛盾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查看答案

我国正在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主要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要提前若干年预告,不能今年宣布明年就实施,而要让公众、特别是相关群体有必要的准备期。二是要分步走,先从退休年龄最低的群体开始,从人力资源替代弹性系数低的群体开始,逐步扩展到各类群体,小步徐趋,用较长的一段时间完成平滑过渡。这一政策的内容是基于以下哲学道理(   )

①基于实践活动,发挥主体的能动性、计划性和目的性

②事物量变到质变的辩证过程是渐变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③在辩证否定的过程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④事物矛盾群中的多个矛盾力量具有不平衡性,要善于抓重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二战期间,法国的一位将军去探望受伤的士兵,得知炊事班的战士大都被纷飞的弹片炸死了,而一位炊事员将大铁锅扣在头上只受了点轻伤,将军由此联想到做铁头盔,并付诸实践,使得头盔风行于世。这说明(   )

①注重研究新情况才能在实践中有所创新

②创新的灵感源于个人偶然的奇思妙想

③丰富的想象力有利于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

④要实现创新和发展就必须跟现存事物彻底决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蕴含的哲理与漫画的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B.九仞之积,犹亏一篑之功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查看答案

研究发现,大部分普通情绪会引起强烈的身体感受,不同情绪在身体上形成的感受图形各不相同。然而,不管是西欧人还是东亚人,人们的身体情绪图却表现出跨文化的一致性,这显示情绪及其相应的身体感受有着共同的生理基础。这一发现佐征(   )

①西欧文化和东亚文化存在着共同的物质基础

②意识能够能动地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和过程

③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基础

④不同的人的情绪运动中存在普遍性的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