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4日02时0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我国探月工程首次实施的再入返回飞行试验首战告捷。我国的探月工程实行“绕、落、回”三步走的战略步骤,每一步都是对前一步的总结和提升,直至建立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 深空探测从来就没有康庄大道,探索路上遍布荆棘和未知的挑战。此次“飞行试验器”出行,如何安全地“回娘家”就是一个艰巨的挑战,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怎么顺利飞到月球和怎么从月球安全和顺利地回来。事实已经证明,中国在国际航天领域已经占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阅读上述材料,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6分)
(2)运用政治生活“国际关系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的知识,回答“我国为什么要在国际航天领域占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6分)
材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全面深化改革议题确定后,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成立文件起草组,进行全会《决定》起草工作。在将近7个月的时间里,文件起草组广泛征求意见,开展专题论证,进行调查研究,反复讨论修改。其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3次会议、中央政治局2次会议分别审议《决定》,《决定(征求意见稿)》还专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
(1)结合材料,运用我国政党和政党制度的知识,分析《决定》起草过程体现的道理。(6分)
材料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速换挡期,经济增长的要素和约束条件正在发生变化,结构性问题突出,传统增长模式面临挑战,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不容忽视。党中央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审时度势,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线路图,全面推进经济、政治等各领域的改革,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知识,说明全面深化改革的依据。(6分)
材料一:中国居民“勤劳而不富裕”凸显出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从社会和政府角度看,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近几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从劳动者和企业角度看,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持续下降。我国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而大部分国家这一比重基本上都在60%以上。
(1)针对这些现象,说明我国应该如何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6分)
材料二:从另一角度看,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也可以使政府更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2013年中央财政的几项重要支出分别为:教育支出2159.9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82.25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389.18亿元;能源、交通支出2852.3亿元;农业水利支出1823.6亿元;经济建设支出5283.5亿元,同时采取减税政策。通过这些措施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某些行业、地区资源严重不足现象得到改善。
(2)问题:结合材料说明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6分)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本次活动紧紧扭住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不正之风。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之所以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基于( )
A.人民群众决定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B.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C.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D.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近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说明( )
年度 | 文件 |
2014年 | 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
2013年 |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
2012年 |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
③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旧题新做”、“新题旧做”是一位高三同学总结的做题经验。所谓“旧题新做”就是考试中遇到以前做过的题,一定要注意与旧题不一样的地方;所谓“新题旧做”就是看起来从没见过的题,一定有以往旧题的经验可以借鉴。以下哲理最能概括该同学做题经验的是( )
A.系统优化的方法
B.量变质变相互关系原理
C.一分为二的方法
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