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2014年11月,深圳将迎来第15届读书月活动。从一定意义说,一个民族的...

材料一2014年11月,深圳将迎来第15届读书月活动。从一定意义说,一个民族的发展史就是它的阅读史,一个人亦如此。《朗读手册》中有一句话“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和绝望的终极武器。”世界上很难有东西永恒,作为精神财富的文字却是特例。“俯而读,仰而思”,走进书香世界,扑下身子亲近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姿势,一种世界上最美的姿势,一种能给民族和我们每个人带来希望的姿势。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材料二2014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正式通知,确定马年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时间缩短至4天。中国人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的传统习俗传承千年一直沿用至今。面对近日空气污染严重的现状,许多市民自觉减少燃放烟花爆竹。同时,针对当前可吸入细颗粒物  (PM2.5为特征污染物危害区域性大气环境,严重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计划》提出十条措施,涉及严控污染物排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调整能源结构等。通过广泛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实行严格的监测和预警制度,及时通报空气质量,力争用五年或更长时间使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合理性。(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这种传统习俗的认识。(10分

 

(1)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爱读书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会推动民族的发展。(3分) ②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读书是人们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方式,爱读书能提高整个民族文化素养。(2分)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或文化反作用经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爱读书是一种优秀的文化,必然推动社会发展。(3分) 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爱读书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2分) (2)①春节燃放爆竹作为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1分)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传统习俗传承千年一直沿用至今,说明春节文化还保留着基本特征;面对近日空气污染严重的现状,许多市民自觉减少燃放烟花爆竹,说明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3分)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就能对社会和人起着积极的作用。(3分) ④传统习俗应该与时俱进,对待春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对其积极向上的内容加以保护发扬,对其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东西加以改造剔除,以促进春节文化的传承。(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题原理指向性明确,范围大致固定,学生需要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解释“爱读书的民族才有未来”的深层含义。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在读书中培养、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从以上各方面结合材料读书进行具体回答即可。 (2)本题的知识限定是“传统文化的继承”的相关知识,设问的指向谈谈你对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这种传统习俗的认识。考生回答时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维顺序进行分析。是什么应该强调的是春节燃放鞭炮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的体现。为什么可以从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特征的角度进行分析;再次要说明这种传统习俗如果能够与时俱进,能够发挥其积极作用;最后结合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说明对待春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以促进春节文化的传承。 考点:文化的作用、传统文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许多人一谈起爱国,往往会联想到金戈铁马,血洒疆场。实际上,在和平年代,爱国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爱国不仅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行动。当前,在中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之时,努力工作、积极消费就是爱国。这说明(   )

A.爱国主义是抽象的

B.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C.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

D.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查看答案

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确的有(   )

①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

②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③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并与之和谐相处

④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在中国,佛教是外来文化,在我国的许多著名寺庙中,儒、释、道三种宗教的外在特征可供奉于一殿、一庭、一山之中。这说明(   )

A.中华文明是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

B.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和睦相处

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D.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没有区别

 

查看答案

中国的地方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指凝结着某一地域的民风习俗、从而为那一地域的大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形式,如安徽的黄梅戏、江浙的越剧、陕西的秦腔、四川的川剧等。中国各地方有各自的地方戏曲,表明(   )

A.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区域性

B.中华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C.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中华文化具有先进性的特点

 

查看答案

很多文字专家指出,欧洲各国媒体发出的报道不夹带他国文字,因为他们认为使用本国文字就能够把要说的话表达清楚。中国的媒体却出现很多的诸如悄然入校的TQC现象,还有“CCTV”这样的现象,这不好。这种观点是在呼吁国内媒体(   )

A.需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B.需要做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C.需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D.需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