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4年2月11日是中国《汉语拼音方案》颁布56周年纪念日。《汉语拼音方案》采...

2014年2月11日是中国《汉语拼音方案》颁布56周年纪念日。《汉语拼音方案》采用世界上通行的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拼写汉语。这是(   )

A.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中西文化趋同的表现

B.弘扬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表现

C.借助大众传媒,促进中华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表现

D.吸收借鉴外来文化,进行文化创新的科学尝试

 

D 【解析】 试题分析:《汉语拼音方案》采用世界通行的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拼写汉语体现了吸收、借鉴了外来文化,进行文化创新,D项符合题意。中西文化不可能趋同,A说法错误,排除。BC与题意无关,排除。所以本题选D。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凳上……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这首广为传唱的《中国话》表明(   )

A.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B.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具有优越性

C.汉语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D.汉语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一种主要手段

 

查看答案

我国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人民群众的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创造活力,为文化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舞台和丰富素材。这表明(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人民群众是文化艺术作品的直接创造者

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D.文化创作的成果要服务于社会实践

 

查看答案

儒家学说千百年来为中国历朝所广泛尊崇,这与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有关。这告诉我们(   )

①教育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教育具有文化传递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④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文化是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随着网络和数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书等新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催生了数字出版等新的文化产业。这说明,技术是(   )

①文化创新的不确定因素

②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

④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某地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着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设立学习讲堂、民风廊、励志廊等,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促进了农村文化从单纯娱乐向更高精神层面的跃升,形成了一股崇德向上的强大力量。该地的成功经验表明,新农村文化建设要  

A.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抵制农村通俗文化

B.承袭农村传统习俗,提高农民道德修养

C.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保障农民文化权益

D.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