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顺时而食。”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在这一古老智慧的启发下,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推出了清明的青团、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饼、芒种的乌梅酥、大暑的荷叶饼等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时令点心。这表明( )
①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民族文化的传承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
③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
④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分)材料一:中国与发达国家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较表
材料二:对民生领域的历史欠账,有些是因为当年国家财力不够无法解决。2008年至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改善民生被放在突出的位置。
材料三:扩内需、保民生要以雄厚的财力为后盾。财政收入增加,政府能做的事情就多了,但是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它并非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1)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社会事业支出方面有何差距?(2分)
(2)怎样理解材料三中“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6分)
(3)结合材料,为政府解决“民生欠账”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6分)
材料一:某市调研小组对该市企业招聘进行调研,企业认为难以招聘到的人员的占比见下图。
材料二:2013年,我国需要安排城镇劳动力有2400万人左右,其中高校、技校毕业学生和初中、高中毕业以后不再升学的学生,加起来近1400万人;还需要继续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约在800万人左右。而我国每年城镇能够安排的劳动力大约是1200万人。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4分)
(2)就业是民生之本,它和每个人实现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紧密相连,也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解决就业问题对国家、企业和劳动者的重要意义。(8分)
近年来,收入分配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俩一起出门,你去买苹果四代,我去买四袋苹果”。面对贫富差距拉大的现实,网友们用灰色幽默表达着自己的心情,希望国家尽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网友[小鸭笨笨]:我们一线职工工资低,行业间收入差距也大,自己的工资跑不赢CPI啊。要解决公平问题就在于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网友[小鸭笨笨]说:“要解决公平问题就在于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12分)
材料:厚厚、稠稠的“老酸奶”以地道、传统、天然的特点,成了时下食品新宠,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但是,随着它越来越受欢迎,大家也开始关心,老酸奶为什么比一般酸奶贵?是否更天然、更安全、营养价值更高?最近,一则网帖更是把老酸奶卷入了添加剂风波。有网友称:所谓“老酸奶”,其实就是明胶、琼脂等植物胶+增稠剂,并非厂家说的“奶很浓才很稠”,多吃无益。时至今日,假药、假酒、假香烟、假奶粉、假疫苗、假的和盗版的音像制品、假文凭、假军车等等,假的东西是层出不穷,人们感觉到假的东西是越来越多。
(1)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假货盛行的原因。(4分)
(2)请你站在消费者、企业、社会和国家的角度为打假提几点建设性的意见。(8分)
下图是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用来描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变化关系的曲线。在我国,图中的拐点出现,必须( )
A.大力发展第一、三产业,限制第二产业发展
B.禁止高耗能产业发展,放缓经济增长速度
C.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D.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