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某市调研小组对该市企业招聘进行调研,企业认为难以招聘到的人员的占比见下图。
材料二:2013年,我国需要安排城镇劳动力有2400万人左右,其中高校、技校毕业学生和初中、高中毕业以后不再升学的学生,加起来近1400万人;还需要继续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约在800万人左右。而我国每年城镇能够安排的劳动力大约是1200万人。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4分)
(2)就业是民生之本,它和每个人实现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紧密相连,也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解决就业问题对国家、企业和劳动者的重要意义。(8分)
近年来,收入分配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俩一起出门,你去买苹果四代,我去买四袋苹果”。面对贫富差距拉大的现实,网友们用灰色幽默表达着自己的心情,希望国家尽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网友[小鸭笨笨]:我们一线职工工资低,行业间收入差距也大,自己的工资跑不赢CPI啊。要解决公平问题就在于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网友[小鸭笨笨]说:“要解决公平问题就在于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12分)
材料:厚厚、稠稠的“老酸奶”以地道、传统、天然的特点,成了时下食品新宠,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但是,随着它越来越受欢迎,大家也开始关心,老酸奶为什么比一般酸奶贵?是否更天然、更安全、营养价值更高?最近,一则网帖更是把老酸奶卷入了添加剂风波。有网友称:所谓“老酸奶”,其实就是明胶、琼脂等植物胶+增稠剂,并非厂家说的“奶很浓才很稠”,多吃无益。时至今日,假药、假酒、假香烟、假奶粉、假疫苗、假的和盗版的音像制品、假文凭、假军车等等,假的东西是层出不穷,人们感觉到假的东西是越来越多。
(1)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假货盛行的原因。(4分)
(2)请你站在消费者、企业、社会和国家的角度为打假提几点建设性的意见。(8分)
下图是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用来描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变化关系的曲线。在我国,图中的拐点出现,必须( )
A.大力发展第一、三产业,限制第二产业发展
B.禁止高耗能产业发展,放缓经济增长速度
C.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D.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社会总需求包括国内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外贸出口需求。读下图,下列做法中,有利于我国的社会总需求曲线从AD向AD' 移动的是( )
①建立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②减少市场的货币供应量
③大力兴建公共文化设施
④欧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职业。如“以睡觉为生”的酒店试睡员,与人讨价还价的“砍价师”,专事呼朋唤友、聚众群“购”的团购师等。从经济学角度看,这些新职业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经济催生和细化了社会分工
B.市场需求在不断地扩大和膨胀
C.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呈现多元化
D.劳动者就业观念发生显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