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8分)人口老龄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日前,我国第一部老龄产业发展蓝皮书 ...

28分人口老龄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日前,我国第一部老龄产业发展蓝皮书

《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在北京首发,报告指出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

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20092013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及占比

满分5 manfen5.com

①当某一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时,即进入老龄化社会。②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中国人均GDP为3870美元,美国为10645美元。2013年中国人均GDP为6767美元,相当于美国的12.73%。

2:中国老龄人口相关社会指标

年份

人口抚养比%

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占GDP比重%

需要长期照料服务的老年人口数量

2008年

27

0.76

1370

2013年

39

2.32

2110

2050年

*

预计7.0

预计9700

人口抚养比,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一般以16岁至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15岁以下和65岁以上为非劳动年龄人口。

1)结合材料一,概括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并分析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11分)

材料二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综合性的宏大系统工程,必须立足我国特殊的国情国力,着眼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各方的积极性。政府既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在建立制度、完善体系、提供公共服务、规范市场等方面承担有限责任。同时,在市场机制条件下积极引入社会资本,让社会力量“唱主角”,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满足广大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软实力”。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引入社会资本发展养老服务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积极作用。(9分)

材料三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巨大挑战,新的退休年龄政策相应出台。原有退休年龄标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寿命较短的国情下制定的,延长退休年龄必将对相关利益主体产生不同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在劳动者内部,支持与反对延迟退休年龄的争论非常激烈。有关专家建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行业岗位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推行渐进式延迟退休。

(3)结合材料三,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有关知识,简要评析我国新的退休年龄政策出台引发的争论。(8分)

 

(1)信息: 图1反映了2009~2013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逐年增加,老龄化比例逐年提高,中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远低于美国,出现未富先老。(3分) 表2反映出我国人口抚养比上升,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占GDP比重提高,需要长期照料服务的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2分) 不利影响: ①家庭抚养负担大,影响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劳动力供小于求,企业劳动力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下降; ③保障水平相应提高,加剧国家财政压力,制约宏观调控能力,不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6分) (2)①有利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制度保障。(3分) ②有利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良好的环境。(3分) ③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政府科学调控水平,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3分) 说明:从完善分配制度、市场体系等其它角度分析,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争论是对我国经济、人口等国情实际的反映;(2分)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社会地位、立场需要不同的利益群体对退休年龄政策持不同意见,引发争论;(2分) ③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新的退休年龄政策是遵循我国经济发展规律、人口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2分) ④坚持正确的价值标准,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延长退休年龄应考虑不同地区、人群和行业岗位等具体情况,有区别、循序渐进地推行。(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作答时需要从两个方面回答,首先根据图表内容概括图表信息,主要从我国老年人人口数量和老龄化比例的提高上说明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人均GDP低于美国,未富先老;人口抚养比上升。然后根据概括的图表信息,回答这些现象的出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从对个人、对企业、对社会经济的各方面不利角度回答。 (2)解答本题时要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审读材料,找准切入点。引入社会资本发展养老服务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积极作用,需要从多个角度思考。引入社会资本,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社会资本发展养老服务业,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资本发展养老服务业,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3)解答本题,首先要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本题题型属于典型的“评析类”主观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考生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的答题范围是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主要指向是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其次要审读材料,找准切入点。可以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具有主体差异性和如何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角度进行组织答案,注意结合材料进行分析阐述。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的宏观调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2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对外开放政策确立,中国逐步走向世界,中

国经济得以迅猛发展,现代化进程加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越来越

多中国公司把目光投向境外成熟市场,以其雄厚的资本合理地选择并购行业,增强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在海外并购中抢占先机。

表12009~2013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及我国的外汇储备部分

年份

并购案例

并购总额

(亿美元)

外汇储备

(亿元)

2009 

38

161

23992

2010 

57

132

28473

2011 

110

281

31811

2012 

112

298

33116

2013

200

515

38213

材料二由于中外企业文化的差异,经营管理模式的不同及对并购对象发展前景缺乏思考等因素,海外并购存在着一定风险。但是,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持续活跃,2014年将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活动的标志性年份。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企业纷纷将海外并购作为战略选择的原因。(7分)

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应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6分)

材料三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投资环境更加开放,更加符合国际规则,特别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外国投资者描绘了一幅投资蓝图。

表2我国部分行业利用外资的情况

年份

农业

制造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文教科研

租赁服务

其他

2008年

1%

54%

1%

19%

2%

5%

18%

2013年

2%

46%

2%

19%

2%

7%

22%

2013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75.86亿美元,同比增长5.25%,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快速增长,比重首次过半二是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增速超过东部地区。

(3)结合材料三,运用系统优化方法,就如何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提出合理化建议。(9分)

 

查看答案

有人曾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多一颗星星,人死后会升到天空,变成星星给走夜道的人照亮儿。于是,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这告诉我们(   )

①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历史是无数个人不自觉或不自主的合力的结果

③个人对社会发展有着或大或小的作用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动力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这是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颁奖词。这启示我们(   )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②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③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

④卓越的能力是创造卓越人生的前提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摸着石头过河”是改革开放初期通过试错摸索规律、寻找路径的改革方法。新一轮改革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不仅是方式方法的转变,更是思路思维的转型,提高了改革决策的科学性。这表明(   )

①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决定改革决策的产生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于社会意识的变化

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次实验,有个年轻的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发明了电灯,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   )

A.认识中获得的相对真理

B.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

C.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次要矛盾

D.实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