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2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对外开放政策确立,中国逐步走向世界,...

22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对外开放政策确立,中国逐步走向世界,中

国经济得以迅猛发展,现代化进程加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越来越

多中国公司把目光投向境外成熟市场,以其雄厚的资本合理地选择并购行业,增强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在海外并购中抢占先机。

表12009~2013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及我国的外汇储备部分

年份

并购案例

并购总额

(亿美元)

外汇储备

(亿元)

2009 

38

161

23992

2010 

57

132

28473

2011 

110

281

31811

2012 

112

298

33116

2013

200

515

38213

材料二由于中外企业文化的差异,经营管理模式的不同及对并购对象发展前景缺乏思考等因素,海外并购存在着一定风险。但是,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持续活跃,2014年将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活动的标志性年份。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企业纷纷将海外并购作为战略选择的原因。(7分)

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应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6分)

材料三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投资环境更加开放,更加符合国际规则,特别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外国投资者描绘了一幅投资蓝图。

表2我国部分行业利用外资的情况

年份

农业

制造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文教科研

租赁服务

其他

2008年

1%

54%

1%

19%

2%

5%

18%

2013年

2%

46%

2%

19%

2%

7%

22%

2013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75.86亿美元,同比增长5.25%,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快速增长,比重首次过半二是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增速超过东部地区。

(3)结合材料三,运用系统优化方法,就如何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提出合理化建议。(9分)

 

(1)①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持续活跃是加快“走出去”步伐的体现,有利于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3分) ②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背景,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以及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等因素为企业海外并购创造了更成熟的条件。(4分) (2)①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我国企业既要抓住当前海外并购的机遇,也要分析中外企业文化差异等不利条件,趋利避害。(3分)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我国企业既要积极提升科学管理与资本整合能力,又要认真研究海外并购的风险因素,将革命热情与科学态度相结合,推动海外并购健康发展。(3分) (3)①着眼于我国经济发展大局,统筹考虑各行业、各产业、各地区利用外资的情况;(3分) ②遵循科学持续健康发展要求,引导外资在各行业、各产业和各地区间合理有序流动,促进优化配置;(3分) ③合理调整不同行业的外资投放比重,改善区域布局,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3分) 说明:若只答出“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等要点,不能结合我国利用外资这一特定话题进行演绎分析,最多给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该题原理指向性明确,范围固定,考生需要对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和理解,并能结合材料内容加以分析。我国企业纷纷将海外并购作为战略选择,是我国企业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体现,回答其意义;还要结合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提出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前提条件。 (2)解答本题,首先要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考生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审读材料,找准切入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正确处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解答本题时要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审读材料,找准切入点。提出合理化建议说明该题需要回答措施,运用的原理是系统化方法,范围指向非常明确,主要回答如何坚持系统化方法。包括着眼于系统的整体性,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和系统内部结构的化趋向等方面,注意每个要点与材料内容紧密结合,注意结合相关材料进行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系统优化方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曾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多一颗星星,人死后会升到天空,变成星星给走夜道的人照亮儿。于是,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这告诉我们(   )

①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历史是无数个人不自觉或不自主的合力的结果

③个人对社会发展有着或大或小的作用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动力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这是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颁奖词。这启示我们(   )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②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③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

④卓越的能力是创造卓越人生的前提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摸着石头过河”是改革开放初期通过试错摸索规律、寻找路径的改革方法。新一轮改革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不仅是方式方法的转变,更是思路思维的转型,提高了改革决策的科学性。这表明(   )

①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决定改革决策的产生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于社会意识的变化

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次实验,有个年轻的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发明了电灯,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   )

A.认识中获得的相对真理

B.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

C.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次要矛盾

D.实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

 

查看答案

胡锦涛同志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一脉相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在任何时候,任何事情都存在着风险和不确定性,梦想最终能否变成现实,取决于未来应对风险的能力和智慧。这启示我们(   )

①要有忧患意识,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

联系是必然的,要排除一切偶然性与不确定性因素

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要创造条件促使两者转化

④提高工作的预见性,防止不利质变发生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