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

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民风兮兮相关,特色鲜明、异中有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这说明(   )

A.文化的差异性是由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

B.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C.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去于文化相互借鉴而且日趋同一、渐趋融合

 

B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错误,文化的差异性受到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的影响,但并不是由其决定,故排除。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强调中国各地文化特色鲜明、异中有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说明各具各色的区域文化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共性,故入选。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异中有同,并不仅仅是中华文化呈现丰富色彩,故排除。D选项观点错误,文化相互借鉴并不是日趋同一、渐趋融合,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区域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4年7月1日,来自台湾文化界、教育界、新闻界的近100位知名人士访问山东并参加了情系齐鲁——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这体现了(   )

①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②加强文化交流实现两岸文化趋同

③两岸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决于文化认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到沂蒙看望老区人民,重温沂蒙精神。沂蒙精神发源于沂蒙老区,长成于齐鲁大地,是山东精神的集中体现。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沂蒙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成为推动山东发生历史性巨大转变的强大精神力量。这表明(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③文化现象总是丰富多彩的

④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查看答案

“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收到观众广泛关注,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汉字文化的重视。这一活动(   )

A.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B.是对中华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C.标志着中华文化进入全盛时代

D.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查看答案

文化部确定了宋刻《三国志》《春秋经传集解》等4 478部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以及甘肃拉卜楞寺、浙江瑞安玉海楼等62家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这是推动我国古籍保护深入开展的又一重要举措。国家重视保护古籍,这是因为(   )

①古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古籍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民族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

③古籍具有重要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

④保护古籍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起祖国各地的美食生态,从繁华的东南沿海大都市到边缘的大山深处的村落,从内地到港澳台,拍下了一道道美味佳肴,记录了一个个触动人心的故事,不仅勾起了人们对美食的强烈欲望,更激起了一个民族的情感共鸣。这表明(   )

①饮食文化具有时代性

②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

③中华文化是激励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

④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