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4年上半年,中央在容忍经济速度适当下滑的前提下,大力推动国内结构性改革。下...

2014年上半年,中央在容忍经济速度适当下滑的前提下,大力推动国内结构性改革。下半年我国仍将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以期实现预期的调控目标。下列调控目标、调控政策、具体措施三者对应最恰当的是(   )

A.控物价——稳健的货币政策——严控对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贷款

B.稳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减轻服务业和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

C.调结构——积极的财政政策——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

D.惠民生——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支持力度

 

B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A项中严控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贷款属于调结构的政策,不符合控物价的目标。B项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符合题意。C项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属于货币政策,不是财政政策,不能实现调结构的目标。D项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属于财政政策,不是货币政策,不能实现惠民生的目标。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国家的宏观调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4年7月广东省出台新规:政府购买服务。将适合市场化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交由具备条件、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等承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这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能够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服务项目的建设

社会力量提供的公共服务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这意味着社会能办好的事都应交给社会力量来办,加快形成改善公共服务的合力

购买公共服务能拉动投资和扩大消费需求,但会削弱化政府宏观调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2014年6月,针对我国许多省市暴雨天气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中央财政紧急安排4亿资金用于抗汛、水利设施修建。不少地方也加大了水利的资金投入。这说明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行政手段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不可或缺

市场解决不了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财政投入为抗汛救灾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近年,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出。“塑化剂”“速生鸡”等事件表明市场调节具有 

A.竞争性   B.盲目性  C.自发性   D.滞后性

 

查看答案

2014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建立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下列关于我国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公平的经济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B.收入的绝对公平有利于激发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C.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实现同时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查看答案

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为达到这一目的,在再分配中国家可以 

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加大对失业补助的财政支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