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进入21世纪,团圆还是年的主题,年根将至,如潮的人群依然奔向大小车站,拥挤着要赶...

进入21世纪,团圆还是年的主题,年根将至,如潮的人群依然奔向大小车站,拥挤着要赶在大年三十前回家。老一辈人依然有着浓厚的年的情结,一年年地坚守着过年的习俗,鞭炮、春联、福字、年画、祭祖、拜年、压岁钱等年的专有事物在他们心中份量依然很重。材料显示(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春节的习俗不会改变

D.人们摆脱不了旧传统的束缚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老一辈人依然有着浓厚的年的情结,一年年地坚守着过年的习俗,鞭炮、春联、福字、年画、祭祖、拜年、压岁钱等年的专有事物在他们心中份量依然很重”,充分说明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故A项复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本题材料并未涉及文化对人影响潜移默化的特点,故B项不符合题意,不能入选;传统习俗也会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故C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D项中的表述也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家强调要加强公益性文化场馆、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建设,开展生动的青少年红色旅游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情景教育中健康成长。材料主要表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B.不同的地区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查看答案

2013年1月电影演员徐峥导演的《泰囧》已创造了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并带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该考古发现佐证了(   )

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

精神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2分)阅读材料,分析下列生活现象。

材料一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创下极高的收视率,成为2013年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好评声中,也有网友表示遗憾:可惜不是咱们自己的原创。原,这个节目的版权购买自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事实上,各大卫视引入海外版权已不是什么新鲜事。2013年我国引进的电视节目模式约30多种。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走红的电视综艺节目90%是从海外引进的版权。优秀海外节目模式的输出,就像麦当劳一样,具备高度标准化才能在不同国度获得成功。对于这股引进潮,有乐观者认为,引进可以迅速缩短我们与世界的距离,客观上提升着中国电视制作行业水准的基准线。但反对者则认为,引进海外版权是一种“拿主义”,缺乏创新,盲目跟风,依赖海外模式会让中国电视人养成一种“惰性”。

(1)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引进优秀海外节目模式对我国电视行业发展带的影响。(12分)

材料二2014年4月10日,英国国际传媒ITV集团宣布,从中国灿星制作订购模式节目《中国好歌曲》。专家评论说:这是“里程碑式的交易”,中国综艺节目在苦心探索多年后终于实现了第一次逆袭,意味着中国电视界开始从购买洋节目模式发展到出售本土节目模式,结束了只“引进”不“走出去”的历史。这提振了中国电视人的文化自信,能激励更多可被海外借鉴、复制的中国节目的出现。作为首档走出国门的节目,《中国好歌曲》从模式、赛制到宝典均为原创,这也是它能获得国际市场版权认证的根本原因。灿星制作副总裁尹晓崴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曾经成功制作了很多优秀节目,在积累经验之后,是时候研发自己的模式了。”

(2)从“文化创新的泉和作用”的角度,谈谈材料如何体现文化创新的作用的。(10分)

 

查看答案

(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自信,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之后的自信,也是尊重文明多样性基础上的自信。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

    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向西域传播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葡萄、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唐代中国通使交好的国家多达70多个,促进了中华文化远播世界,也促进了各国文化和物产传入中国。明代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明末清初,欧洲的天文学、医学等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了中国人的知识视野。之后,中外文明交流借鉴更是频繁展开,这其中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的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

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请你用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文化自信提出建议。(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