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带动了西域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的开发建设。2000多年前,中国又开通了前往亚非欧的海上“丝绸之路”。海陆两条丝绸之路不仅沟通了东西方、亚非欧文明,而且促进了不同文明的相互渗透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材料二公元12世纪末13世纪初,中国的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提高了航行效率。明朝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时已综合运用了物标导航、罗经指南、天文定位、计程计速等较高水平的航海新技术,为航海家达·伽马从大西洋横渡印度洋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交流。

材料三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先后提出了,为密切欧亚各国及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联系,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并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五通”举措。这将给中国及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更紧密的联系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也将给我国带来一些风险和挑战,如一些国家政局不稳,基础设施落后,经贸法规薄弱,一些国家之间还有存在矛盾等。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一、二谈谈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依据。(12分)

(2)运用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知识,结合材料三,就我国如何推动海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出四点建议。(12分)

 

(1)①文化自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4分)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曾通过海陆丝绸之路的传播,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4分) 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独特性。中国古代的指南针、航海技术等科技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4分) (2)①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②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经济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③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 ④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 ⑤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在立足于自身发展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⑥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 (每点3分,答出其中4点给满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该题需要回答依据,是原因类题目,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的角度回答。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这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依据。 (2)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知识指向明确,即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知识,回答如何推动海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本题为措施类主观题。 考生只要熟悉教材上的基本内容,作答即可。关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教材上涉及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实施走出去战略、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在立足于自身发展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自信、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8分)2013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再次引发了公众对空气质量的关注。面对当前的环境污染,一地或一人很难“独善其身”。政府、企业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每个公民也要行动起来,少开车、少用一次性物品,积极参与社区环保活动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湛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

(1)运用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怎样才能让我们拥有“湛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12分)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公民在治理环境污染中应如何作为。(16分)

 

查看答案

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主要形式的“百姓故事大家讲”活动,通过讲故事,寓教于乐,传播社会道德正能量,改变了过去的理论教形式,得到群众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这一文化创新活动表明  

弘扬主旋律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

文化建设应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文化建设应倡导风格和形式的多样化

文化建设要坚持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全国政协委员梁晓声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转向非虚构写作,从社会小切口观察、思考转型社会的生态。他说:“作家应该手握两支笔,一方面写文学作品,一方面对社会发言”。这说明(  

①文学创作要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③非虚构作品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

④文学创作要增强社会责任感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慕课(MOOC)是新近涌现出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公开课程,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教育最大的革新”,有力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慕课的出现及发展表明现代信息技术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台湾的不少路名,关键字都出自“四书”“五经”,如“仁爱路”、“忠孝路”、“信义路”等。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两岸同胞共有的名片。路就是一面镜子,“礼”在路上。这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B.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C.传统思想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健康引领作用

D.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