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汽车已进入普通家庭,早富裕起来的一些人用现金购车,爱车族中的一些人贷款买车,还有...

汽车已进入普通家庭,早富裕起来的一些人用现金购车,爱车族中的一些人贷款买车,还有一批人在持币观望,他们期待着汽车价格大幅度下跌。而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百姓则是望车兴叹。下列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①从消费方式上看,这些购车的人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和贷款消费

②对未来预期收入影响着人们当前的消费水平

③物价水平是影响人们购买能力的重要因素

④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A.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D 【解析】 试题分析:上述不同人群对于购车的情况体现了对未来预期收入影响着人们当前的消费水平、物价水平是影响人们购买能力的重要因素、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从消费方式上看,这些购车的方式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和贷款消费,故题肢①②③④正确。答案选项D。 考点:影响消费的因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当下,人们对餐桌上的蔬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关心。有机小冬瓜500克3.9元,有机苦瓜500克5元,这些蔬菜的价格是普通蔬菜的3-5倍普通长茄子500克1.88元,而有机长茄子500克22.98元,价格悬殊。尽管有机蔬菜价格贵一些,但吃得健康比什么都划算,因此很多人还是选择了吃有机蔬菜。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②供求决定价格,符合价值规律

③这种消费行为违背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

④这种消费行为贯彻了“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经济时报》载文指出,农产品从长期短缺到相对富裕,并不意味着“物多必贱”,相反农民可以通过改变作物种植方式及搞好贮藏,巧妙利用时间差,从微观上创造大量“物以稀为贵”的市场机会。“打好时间差”是指(   )

A.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根据价值规律,利用供求的制约

C.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

D.节约劳动时间,获取更多的效益

 

查看答案

一种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会引起另一种现象的产生,下列表述能体现这一关系的有(   )

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减少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下跌,出国留学费用必然会提高

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众出行的成本

合肥至北京的高铁开通,合肥飞北京航班的客流量可能下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后,为改进工作作风,推出了“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使公款消费迅速得到有效遏制。在这一背景下,某高档白酒的均衡价格由点E移到E′P为价格,Q商品为需求量,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图①②③④中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

材料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重点转向了大额的住房和汽车。正是在这种消费趋势下,汽车生产保持了相当高的增长率;其中,以1.6升及以下排量车型为主的销量,占到了总销量的一半以上,小排量车型的优势将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及市场定位;同时,拉动了汽油、润滑油等石油加工业的增长,汽车服务业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汽车消费的持续升温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材料二:奇瑞汽车是中国自主品牌中的代表和精品,连续9年蝉联中国自主品牌销量冠军。奇瑞从发展初期就注重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从经济实用向高端发展。精细管理,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和投入,着力于产品的质量。采取先进的营销手段和周到的售后服务等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和产品的品牌附加值。

材料三,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两会答中外记者问时说,我们过去的发展靠的是“人口红利”、“开放红利”、“资源红利”,那么,当今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更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为此需要激发人民群众智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多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和消费的知识,说明汽车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是如何体现的。(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公司经营的有关知识,分析奇瑞汽车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9分)

(3)从寻觅社会的真谛角度,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0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