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假定甲国以前一件10货币单位的M商品出口到乙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1:...

假定甲国以前一件10货币单位的M商品出口到乙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1:6。2014年乙国M商品实行零关税,甲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乙国的价格用乙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

A.6063    B.6360    C.6348    D.6380

 

C 【解析】 试题分析:计算分两步完成:(1)实行零关税前,“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6”,价值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就需要60个单位N国货币;又因为“关税为5%”,因此,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为:60×(1+5%)=63。(2)实施零关税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因此,原来价值10元(人民币)商品的新价值为:10÷(1+25%)=8元;另外,“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6”,因此,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为:48。该题选C。 考点:本题考查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汇率及其计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千克猪肉与l千克白菜相比,猪肉的价格要高。1千克猪肉比1千克白菜贵,主要是因为(   )

A.猪肉比白菜营养价值高

B.猪肉供不应求,白菜供过于求

C.生产猪肉比生产白菜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

D.生产猪肉的人少,生产白菜的人多

 

查看答案

假设2013年1单位甲国货币可以兑换6单位乙国货币。2014年,甲国的通货膨胀率为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购买力角度看,两国间的汇率为(   )

A.1:4   B.1:5   C.1:6.5    D.1:7

 

查看答案

甲国2013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8万亿元,2014年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求量需增长20%,但实际执行结果是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发了6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4年该国货币贬值的幅度为________。2013年标价30元的M商品2014年的价格为________。(   )

A.33.3%40元    B.22%36元   C.25%40元    D.33.3%37.5元

 

查看答案

某地2011年2月份的猪肉价格为19.0元/公斤。这里货币执行的职能与下列选项中货币执行的职能相一致的是(   )

A.付购物定金360元    B.用360元买一件上衣

C.交房租360元       D.一件上衣标价360元

 

查看答案

“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但人们还是喜欢金银。这表明金银作为货币

A.从起源看,是和商品同时产生的

B.从作用看,是财富的唯一象征

C.从本质看,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D.从职能看,具有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