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油价上涨到5元/升,约有2%~4%的潜在消费者会放弃购...

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油价上涨到5元/升,约有2%~4%的潜在消费者会放弃购车,而油价涨到6元/升,则有5%~8%的潜在消费者放弃购车。调查显示,近5成的车主表示将会减少汽车的使用频率。在被调查的潜在消费者中,44.1%的人表示将会推迟购车计划,32.9%的人表示将会选择小排量汽车,13%的人表示将会放弃购车计划,仅有1满分5 manfen5.com0%的人表示没有任何影响。汽油的涨价让人们对汽车使用的另一燃油—柴油开始密切关注,柴油需求量不断上升。

(1)结合材料分析价格变动我们的生活消费如何影响的。(6分)

(2)你认为汽车企业应如何应对高油价,使企业走出困境?(8分)

 

(1)a价格影响需求,价格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会减少;价格低,人们的消费需求会增加。油价的升高使人们对汽油的需求量减少。 b汽油与汽车是互补品,汽油价格升高,需求减少,导致汽车需求减少;汽油与柴油是替代品,汽油价格升高,需求减少,导致人们对柴油的需求增多。 (2)a.调节生产,由于汽车需求量减少,生产厂家应该适当缩小生产规模。 b.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树立竞争优势。 c.依据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比如开发柴油汽车。 d.诚信经营,通过优质的服务和高质量的产品,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创名牌产品。 e.进行强强联合或者企业兼并,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形成规模效应。 f.采取正确的经营战略,依据市场需求生产,善于创造消费需求。 【解析】 (1)本题知识限定明确,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题目类型体现类,问题指向价格变动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消费。解读设问和材料,题中汽油与汽车是互补品,可根据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进行分析,题中汽油与柴油是互为替代品,可根据互为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进行分析,但同时要注意,首先要从一般意义上分析,价格变动对人们消费需求的影响,具体即油价上涨,影响人们对汽油的需求量。 (2)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但通过解读设问,本题知识切入点即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和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题目类型措施类,问题指向汽车企业应对高油价如何走出困境。解答本题,首先从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进行知识切入,针对题中市场汽车需求量减少,企业应该调整生产,具体应该适当缩小生产规模;针对汽车需求量下降的压力,从企业经营发展的角度,汽车企业应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树立竞争优势,同时还可以通过优质的服务和高质量产品,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采取正确的经营战略,依据市场需求,善于创造消费需求,最后可以进行强强联合或者企业兼并,形成规模效应;针对汽油价格上升,人们转而更多使用柴油的市场需求,企业要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具体开发柴油汽车。 考点: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汽车的经营和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通过调整准备金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其作用的传导过程是

A.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人民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国内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B.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居民储蓄愿望增加——国内消费需求增加——物价水平下降

C.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货币流通量增大——国家财政支出减少——物价水平下降

D.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货币流通量减少——社会投资和消费减少——物价水平下降

 

查看答案

从一个水龙头打水,有人用大桶,有人用小桶。无论让谁先打,全部打完水的时间是一样的,因为水龙头的流速是一样的。但就效率而言,先让用小桶的人打水会缩短所有人打水的总时间,一定时间内可以让更多的人完成打水的任务,体现了“短作业优先法”。这说明

促进公平需要合理的机制和政策    合理的公平表现为相对平等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保证      效率的提高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农民张某一家年收入23 000,其中承包耕地获得收入15 200,入股村办企业分红收入4 000,农闲时到私营企业打零工收入3 000,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转移性收入800元。材料中张某一家的收入分配方式分别是

承包耕地所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入股村办企业分红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打零工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转移性收入属于初次分配所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据某管理科学研究机构调研显示:中国外企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年收入是一线工人年收入的5--10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薪酬

A.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满分5 manfen5.com体现

B.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制度

C.是按劳分配的具体体现

D.有利于防止个人收入分配上的两极分化

 

查看答案

“分配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分配率一般在54%~65%之间,而我国则在15%~21%之间。这说明

A.我国的收入分配严重不公    B.按生产要素分配得到充分体现

C.再分配要更加注重效率    D.我国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偏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