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同学们通过上网查阅知道,我国为探索太空奥妙,把太空探月工程分为“绕”、“落”、“...

同学们通过上网查阅知道,我国为探索太空奥妙,把太空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三期阶段。“绕”——2007,嫦娥一号卫星首次实施中国人的绕月探测,是为一期工程;“落”——嫦娥二号、三号、四号卫星陆续出发,2013年前后,实现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并开展月基天文观测,是为二期工程;“回”——2020年前进行首次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采集关键样品返回地球,是为三期工程。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探月工程体现了认识论的哪些道理?4

材料三  随着探究活动的深入,同学们为了扩大人们对飞天梦的宣传,准备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

3请你为他们写出至少两种宣传方式,并写出相关哲学道理。4

 

(1)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②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人类可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尊重自然,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③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④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任意写出两点即可) (2)实践具有客观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上升性,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去不断发现和发展真理。 (3)①制作黑板报宣传中国“飞天梦”将分阶段实现。哲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的能动作用)②在学校作“飞天梦能够实现”演讲。哲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能动作用。(只要写得合理即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探究题,探究题是让学生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考试题目设置的情境往往是课本中未曾出现过,要求回答的问题也可能是从未遇到过的,在这种情形下,探讨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它需要一定得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做好综合探究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看清角度:综合探究题都有几小问组成,强调综合意味着要注意每一问的知识范围和设问角度。②三个联系:联系社会热点(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联系背景材料; 联系学生实际③回归书本:综合探究题设置的问题具有开放性,但我们可以转化为熟悉的书本知识。本题以中国探月工程为背景材料,解答此题首先明确设问指向, 第(1)问运用的原理限定在唯物论范围内,唯物论原理具体包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规律是客观的。题按照原理、方法论和联系材料的步骤组织答案。 第(2)问主要考查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回答时可以从实践的三特征、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等角度回答。解答是要结合材料-原理-方法论对应作答。第(3)问请你为他们写出至少两种宣传方式,并写出相关哲学道理。可直接作答:制作黑板报宣传中国“飞天梦”将分阶段实现。哲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的能动作用)在学校作“飞天梦能够实现”演讲。哲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能动作用。(只要写得合理即可得分) 考点:本题考查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相关知识。主要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实践的三特征、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科技部于2002年将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启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2012622"蛟龙"号完成7000级海试第三次下潜试验,安全返回母船。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7062,证明其性能可靠性。并取得3个水样、3个沉积物样,拍摄到海底生物并取回一个生物样品,获得对海底真实直观认识。推动中国深海运载技术发展,为中国大洋国际海底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高技术装备,同时为中国深海勘探、海底作业研发共性技术。

结合材料,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基础的四个方面?8

 

查看答案

建设美丽中国是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有人说:美丽中国应该是山清水秀,空气清鲜,但在最近几年,已经能明显感受到一些地区空气质量下降,尤其是雾霾天气明显增多,范围越来越大。久久挥之不去的雾霾从一定意义上警示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既要利用自然,又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1材料中体现了规律的哪些特征?4

(2)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雾霾天气给我们的警示。4

 

查看答案

2013922是世界无车日,许多国家举行了相关活动。这一天,许多人弃用私家车,改乘公交,或骑自行车上街。路上车少了,噪音小了,空气清新了……举行无车日活动很有意义,通过无车日举办相关活动使人们慢慢改变驾车出行的传统观念。这说明  

A.认识是实践的基础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D.尊重书本,尊重经验

 

查看答案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朝着同一方向再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这句话说明

A.真理是有条件的                   B.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C.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界限           D.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A.一概而论   B.三人成虎     C.百感交集    D.千虑一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