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12分)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与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体...

12分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与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体制

紧密相连,需要标本兼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2014年初,国家发改委发言人表示,将协调推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关实施细则出台,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收入。 运用经济生活阐述,如何发挥好市场和政府的作用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要求:

(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准确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3)根据论题,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要素配置和价格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发挥好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控作用。首先,要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通过市场进行配置,要素价格的高低取决于它们的相对稀缺性。尊重市场规律,政府就要维护好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市场原则,激发人们提供生产要素的积极性,这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如为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保护劳动者基于自愿、平等、互利的市场原则实现就业。其次,要通过政府的再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市场经济以竞争和效率为原则,鼓励强者,其结果是优胜劣汰,导致低收入人群出现。政府应当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如政府多次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减轻了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缩小了收入分配差距。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属于开放型题目。本题设问“如何发挥好市场和政府的作用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可知本题的答题方向和切入点:政府和市场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政府和市场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应如何做。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一方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另一方面要发挥政府对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宏观调控作用,再分配中要做到社会公平,完善分配政策,提高两个比重,同时完善社会保障等配套措施。从这两个方面组织答案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主要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加强宏观调控、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6分国务院于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堪称我国自恢复高考

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材料: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以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则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及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浙江、上海将率先试点改革,并于2017年全面推进。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有人认为,教育的力量,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力量,是国家的力量。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教育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查看答案

12分材料一 表1为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

表一

项目年份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R&D经费支出亿元

4616

5802

7063

8687

10240

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

314045

340903

401513

473104

519322

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

1.47

1.70

1.76

1.84

1.97

 

 

 

 

 

 

 

 

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4分)

材料二 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措施的依据。(8分)

 

查看答案

10分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修改完善,2014年将成为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破题之年。

材料:2010年,吕梁市A县在某镇征地近2000亩1公顷=15亩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在一家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后,110多家配套企业相继入园,2014年该地区实现产值120亿元。在园区周围,学校、医院银行等纷纷出现。2014年,该镇人口由2.3万增加到3.5万,新增人口中有7000多人足脱离土地的农民,他们在接受培训后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务工农民留下的土地由一些经管大户集中起来、统一经管,建立了一批优质稻米、蔬菜和水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镇90%的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人均收入明显增加。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城镇化对某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查看答案

我国铁路正在加紧走出去的步伐。截至2014年4月底,中国铁建在土耳其、尼日利亚、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等24个国家和地区,中标承建56个铁路项目,合同总额269.8亿美元。这说明  

A.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       B.我国在铁路建设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C.中国铁建在国际市场处于垄断地位     D.“走出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

 

查看答案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迅速扩大带来了人口剧增、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被称为“城市病”。要解决我国大城市面临的城市病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动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张

③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与周边中小城镇协同发展

④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鼓励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