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秉承“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哲学理念,中国积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根据...

秉承“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哲学理念,中国积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结“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尽管丝路沿线各民族之间文明与发展程度相差很大,但它始终是一条和平之路。各国、各民族之间和平往来,和而不同。这对于今天我们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材料二  经济带的建设必须把握以下特性:一是发展性。经济带建设着眼于沿途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要求合作国家的主权让渡,最重要的是基础设施互连互通,促进沿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二是共赢性。沿线各民族都要从交流中获益,不是一方得,一方失的零和交易,而是双赢的。

1试说明坚持“和而不同”理念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政治意义。6分

2试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6分

 

(1)a.能有效尊重沿线国家的基本权利,取得沿线国家的支持与参与。b.能有效引导沿线国家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创设和平发展的国际政治环境。c.有利于沿线国家开展国际竞争,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2)a.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沿线各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别国内政,走和平发展之路。 b.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要致力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保障各国共同发展的权利,促进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度。 c.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经济带的建设要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不做零和交易,实现双赢。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意义类,问题指向坚持和而不同理念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政治意义。解读设问和材料,本题可以从国家权利、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竞争等角度进行知识切入,结合和而不同理念和上述理论,组织相应意义类的语言,具体即能有效尊重沿线国家的基本权利,取得沿线国家的支持与参与;能有效引导沿线国家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创设和平发展的国际政治环境;有利于沿线国家开展国际竞争,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2)本题知识限定明确,当代国际社会,题目类型措施类,问题指向我国如何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解读设问和材料,行为主体我国,可以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进行切实切入,分析我国的外交行为;从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宏观环境进行知识切入,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措施类就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从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国家层面进行知识切入,即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各国应谋求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考点:本题考查国家权利、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竞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共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党内法规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加快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把党执政治国和自身建设的制度基础夯实,中央2013年12月编制《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对党内法规建设进行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和党的工作、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党内法规。   

材料二  《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指出:制定《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完善统一战线工作方面的党内法规,完善党领导统一战线工作的体制机制,更好地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同时,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方面的制度规定,健全协商民主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1分析说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产生的影响。9分

2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角度,为我国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提四条合理化建议。8分

 

查看答案

县域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推进县域治理,人民群众是主体,基层领导干部必须做勤政、为民、务实、清廉的“四型干部”。勤政是必须之选,为民是唯一方向,务实须贯穿始终,清廉是应坚守的底线。要从制度和机制上解决“做什么、做不做、谁来做、为谁做、做得怎么样”等问题。

材料二2009年至2013年,某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就有关重大、热点问题,开展了60多次集中视察和调研活动;听取政府关于本年度重点项目建设和下年度重点项目安排情况的报告3次,对项目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审议意见;批准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东城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在县域治理中发挥了应有作用。

1试用“我国的政府”有关知识,说明加强“四型干部”建设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县级人大在县域治理中应如何发挥作用?6分

 

查看答案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充分保障了教育公平。一是坚持统一考试,这就使得在相对统一、客观的标准下,人人可以通过高考实现自己的目标;二是强调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这对于在当前转型期缓解利益矛盾、打破阶层固化趋势、缩小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具有深远的意义。

试说明国务院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保障教育公平的政治依据。9分

 

查看答案

“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决不允许开历史倒车。”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理应担当起这个责任与使命;中国提出并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以实际行动切实加强国与国之间在事关地区安全稳定、和平发展问题上的沟通、理解与合作。习总书记的这段话表明(   )

①中国是战后国际秩序的实际主宰者    ②中国是联合国宪章的坚定支持者

③中国是维护亚洲安全的中坚力量      ④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2014年5月4日至11日,李克强总理访问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安哥拉、肯尼亚等非洲四国,此次访问被定调为“传承之旅、合作之旅、团结之旅”。向外界释放出中国重视非洲、亲近非洲,对非洲以诚相待、视非洲为真朋友的清晰信号。上述材料表明(   )

A.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B.促进国际合作是联合国应尽的义务

C.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D.中国是促进世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