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生活中,节俭正成为一种健康的力量.有人提出一种新的消费观念——“新节俭主义”。其的核心观点是:收入虽然不菲,支出却要精打细算。这说明“新节俭主义”( )
①提倡理性消费、简约生活
②与时下的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政策相矛盾
③是量入为出的适度消费
④是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传统美德的体现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贾人(商人)夏则资(购买)皮,冬则资絺(夏天用的细麻布),旱则资舟, 水则资车。”这告诉我们( )
A.经营谋略在经济活动中起决定作用
B.商人利用求异心理进行经营, 不值得提倡
C.商人可综合利用影响价格的因素以获取更多利润
D.该经济活动违背了价值规律, 是暂时的经济行为
2014年1月1日,100美元可以兑换609元人民币;2014年10月16日,100美元可以兑换约606元人民币。该变化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A.我国居民会减少在美国的投资
B.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强
C.美国出口到中国的产品变得更贵
D.我国居民到美国旅游的费用相对减少
下图所示为新能源基本型乘用车的供给曲线图,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政府采取下列哪些措施会导致曲线从S向S1移动( )

①对生产企业实施增值税优惠
②央行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
③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高
④对购车者实行财政补贴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并且明确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温暖人心、令人鼓舞。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如何实现“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6分)
材料:扩大内需是我国当前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但据调查,一方面,“手上有钱,心中无底”是当前大多数手有余钱的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态,教育、医疗和房屋修建等方面的高昂费用和预期支出,让许多老百姓平时总想着如何攒钱而不敢花钱。另一方面,城镇低收入阶层和广大农民消费能力不足,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村,只消费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商品,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对此,有识之士指出,政府应该综合采取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大胆地花钱,同时也学会更聪明地花钱。
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和我国目前经济形势,说明我国应如何提升老百姓的消费信心,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1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