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2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普通商品。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对于需求量Q的变化,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图1 图2
①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 ②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
③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 ④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某国生产一件K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小时,甲企业生产一件K商品所需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5小时。如果甲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其它条件不变,则甲企业生产的一件K商品的价值( )
A.是原来的1.5倍 B.是原来的0.75倍
C.不变 D.无法确定
一个想要改变自己办公室环境的白领,用闲置多时的《音乐之声》碟片换来了一盆漂亮的君子兰;一个喜欢工艺品的收藏爱好者,用瑞士军刀换来了一个精致的木筷盒漆器……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易物网上发生。这种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 )
①是一种商品流通 ②可以使商品的价值最大化
③可以使商品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④遵循了等价交换的原则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电子钱包取代真正的钱包是大势所趋。支付宝推出“现场购物,手机支付”的条码支付产品,条形码在用户安装支付宝手机客户端之后就会显示,商家可以通过条码枪扫描消费者的手机条形码完成收款。借助手机完成的购物活动( )
①改变了货币的本质 ②不再属于商品交换
③存在非现金结算 ④能以更便捷的方式促进商品流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谈到“中国梦”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我们要团结全体中华儿女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我们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材料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舍生取义”“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1)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梦”的讲话是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9分)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中学生应如何弘扬中国精神。(10分)
“君子和而不同”“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千百年,“和”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而今,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既扎根于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又赋予了其崭新的时代内涵,和谐社会理念不仅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理想追求与价值认同,而且也彰显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特色”的原则与取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非是建立在儒家思想严格等级制度下的“和谐”,而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并致力于共同富裕的新“和谐”。
阅读材料回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与传统的“和”文化有怎样的关系?(1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