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纽约时报广场的电子显示屏播出《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袁隆平、黄永玉、姚明等各界...

纽约时报广场的电子显示屏播出《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袁隆平、黄永玉、姚明等各界有影响的当代中国人一一亮相。之后播出的《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从不同角度介绍当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目前正式启动的国家形象宣传片,标志着中国开始更加自信、主动地展示自己的“软实力”,争夺国际话语权,中国国家公关时代已经来临。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播放《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意义。

 

(1)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播放,有助于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2)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宣传活动属于文化活动,有助于国际社会了解中国,为我国经济、政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3)通过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繁荣。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意义类,问题指向播放《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意义。解读设问和材料,形象宣传片是文化,而国家形象属于政治,而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而在纽约时代广场播出中国国家想象宣传片,是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可以分别从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交流三个角度进行知识切入,然后结合设问,对应上述理论,组织语言,进行分析,即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播放,有助于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宣传活动属于文化活动,有助于国际社会了解中国,为我国经济、政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通过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繁荣。。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交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背景2014年3月16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为中国经济发展及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勾画了一幅美好的蓝图。围绕“新型城镇化”主题,某班同学展开了讨论与学习。请你参与其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城镇化率状况

满分5 manfen5.com

国际上,当一国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其城镇化率一般在55%左右。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在80%以上。2013年我国人均GDP超过6500美元。

城镇化正为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从农村走向城市、走向更高水平的生活创造新空间。然而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正在衰落甚至消失,很多有价值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几近失传。

对此某班同学展开讨论,最终形成了两种观点

观点1传统村落承载着文化血脉和民族情感,城镇化过程中要完整保留其原始面貌。

观点2新型城镇化就是让农村发展成城市,传统村落没有保留的必要。

你对他们的观点有什么看法?请任选其中一个进行评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而今年受欧债危机就业困难的影响,除了极少数省份的高考报名人数比去年稍有增长之外,中国大多数省份的高考人数出现了减少状况,个别省份的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了10%,新的“读书无用论”在一些农村和校园里蔓延。

满分5 manfen5.com

(1)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对漫画中的“读书成本高,不如早些打工挣钱”的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二在谈到农村当前发展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时,小明的爷爷反映现在的村民物质生活富裕多了,但业余生活仍然很单调,连找个读书的地方都难,而赌博、迷信活动有所抬头,社会风气有待进一步净化。

(2)为解决上述问题,请你从不同角度,提出三条建议并说明其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

(3)面对即将到来的高中最后一个假期,在紧张学习之余,就如何从百忙中抽出时间读点好书,请你列一个简单的读书计划。

 

查看答案

莫言的创作既善于吸取外国文学的思想和艺术手法,又中国作家莫言获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始终以其生长的乡村故土作为叙述的根基与精神家园,直抵中国农民存在的重大命题,同时亦深深传递了最普遍的人类经验。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的成功表明,文化创新  

①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既要彰显民族特色,又要传递人类文明的共性

③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④既源于时代的智慧,又推动时代的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

“杯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中国的酒文化有千年的历史。中国人自古就有“无酒不成席”“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说法,然而今天众多的酒驾惨案却不得不让人们反思我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可见 (  )

A.传统文化对今天的中国社会发展仍具有积极的影响

B.经济、政治的变化决定着传统文化的发展

C.对待传统文化必须要“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

D.面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查看答案

从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学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今天又将何去何从?众多国学大师认为,儒学必将在“反本复归本源或根本开新” 中重振辉煌。下列对“反本开新” 解读正确的是  

①只有先“反本” 才能后“开新”

②“反本”与“开新” 都需要批判精神

③“反本”是否定过去,“开新”是创造未来

④“反本”是“开新” 基础,“开新” 是“反本”要求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