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背景:2014年3月16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背景2014年3月16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为中国经济发展及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勾画了一幅美好的蓝图。围绕“新型城镇化”主题,某班同学展开了讨论与学习。请你参与其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城镇化率状况

满分5 manfen5.com

国际上,当一国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其城镇化率一般在55%左右。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在80%以上。2013年我国人均GDP超过6500美元。

城镇化正为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从农村走向城市、走向更高水平的生活创造新空间。然而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正在衰落甚至消失,很多有价值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几近失传。

对此某班同学展开讨论,最终形成了两种观点

观点1传统村落承载着文化血脉和民族情感,城镇化过程中要完整保留其原始面貌。

观点2新型城镇化就是让农村发展成城市,传统村落没有保留的必要。

你对他们的观点有什么看法?请任选其中一个进行评析。

 

(1)①传统村落承载着的文化血脉和民族情感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②保留原始村貌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提升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③城镇化过程中应对传统村落进行科学布局,合理开发,改善传统村落的落后面貌,提升传统村落的文化品位,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2)选择观点2 ①城镇化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改变传统农村落后的面貌,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全面小康。 ②但新型城镇化不是把城市的形态照搬到农村,而是优化布局,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让城市融入大自然。 ③大力保护和发展那些传承文化、富有特色和民族特点的传统村落,不仅是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更是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要求。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观点评析类。此类题目,不能绝对的肯定,也不能绝对的否定,而是既要肯动其合理之处,又要对其不合理之处进行相关的补充完善。关于第一个观点,解读材料,传统村落属于传统文化,保持原始村貌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城镇化过程中对传统村落科学布局、合理开发,则可以改善传统村落的落后面貌;关于第二个观点,则是首先肯定城镇化带来的好处,然后补充说明新型城镇化的优势,最后要进一步强调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的必要性。 考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形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而今年受欧债危机就业困难的影响,除了极少数省份的高考报名人数比去年稍有增长之外,中国大多数省份的高考人数出现了减少状况,个别省份的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了10%,新的“读书无用论”在一些农村和校园里蔓延。

满分5 manfen5.com

(1)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对漫画中的“读书成本高,不如早些打工挣钱”的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二在谈到农村当前发展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时,小明的爷爷反映现在的村民物质生活富裕多了,但业余生活仍然很单调,连找个读书的地方都难,而赌博、迷信活动有所抬头,社会风气有待进一步净化。

(2)为解决上述问题,请你从不同角度,提出三条建议并说明其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

(3)面对即将到来的高中最后一个假期,在紧张学习之余,就如何从百忙中抽出时间读点好书,请你列一个简单的读书计划。

 

查看答案

莫言的创作既善于吸取外国文学的思想和艺术手法,又中国作家莫言获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始终以其生长的乡村故土作为叙述的根基与精神家园,直抵中国农民存在的重大命题,同时亦深深传递了最普遍的人类经验。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的成功表明,文化创新  

①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既要彰显民族特色,又要传递人类文明的共性

③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④既源于时代的智慧,又推动时代的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

“杯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中国的酒文化有千年的历史。中国人自古就有“无酒不成席”“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说法,然而今天众多的酒驾惨案却不得不让人们反思我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可见 (  )

A.传统文化对今天的中国社会发展仍具有积极的影响

B.经济、政治的变化决定着传统文化的发展

C.对待传统文化必须要“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

D.面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查看答案

从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学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今天又将何去何从?众多国学大师认为,儒学必将在“反本复归本源或根本开新” 中重振辉煌。下列对“反本开新” 解读正确的是  

①只有先“反本” 才能后“开新”

②“反本”与“开新” 都需要批判精神

③“反本”是否定过去,“开新”是创造未来

④“反本”是“开新” 基础,“开新” 是“反本”要求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查看答案

到外地去,我们要注意“入乡随俗”,它体现的是 

A.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优秀文化取代落后文化

C.文化在传承中发展    D.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