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2013年的情况,我国一个农村居民转化为城镇居...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2013年的情况,我国一个农村居民转化为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将会增加1万多元。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吸纳1000多万农村人进入城镇生活,进而带动1000多亿的消费需求,促进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材料二我国城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必须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经过多年努力,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3.7%,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同时,我国城镇化过程中还出现了“造城”运动、农民“被上楼”等现象。有鉴于此,2013年3月我国政府工作报告还明确指出,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观点分析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状况。(10分)

 

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国城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走的是一条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问题多困难大,必然会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我国的城镇化符合现代化发展的大趋势,造福百姓、富裕农民,具有光明、美好的途径。因此,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知识限定明确,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题目类型体现类,问题指向分析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状况。本题较为简单,知识切入非常明确,对应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相关理论,结合城镇化发展进行曲折性和前进性的分析,最终要得出相应的方法论要求,即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最终落脚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考点:本题考查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目前国务院部门职责分工不尽合理,存在不少职责交叉、资源分散的问题,若长期得不到解决,会严重影响行政效率和政府权威。2013年3月1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方案指出,将现国家海洋局及其中国海监、公安部边防海警、农业部中国渔政、海关总署海上缉私警察的队伍和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由国土资源部管理。此次改革符合“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同时也是对海洋争端频发的一个回应。改革后,客观上有利于解决我国现行海上执法力量分散,重复检查、重复建设等问题,提高海洋执法力度和效率,加强海洋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更好地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结合材料,说明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如何发挥意识的作用的。(10分)

 

查看答案

受复杂月面环境的影响,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的机构控制出现异常。虽经地面科研人员的检修,“玉兔号”月球车已全面苏醒,但是机构控制异常的原因仍有待进一步排查。这表明(   )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对于客观事物的联系人们无能为力

自在事物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认识总要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下边漫画《打》意在告诉我们:(   )

满分5 manfen5.com

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要重视量的积累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

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要尊重规律、创造规律

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应该树立信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有人喜好月圆,有人爱百鸟争鸣,有人好断鸿零雁,也有人偏喜欢残荷败柳,一弯瘦月。后两者被人称为喜欢“缺憾美”。但要知道,弯月本身已怀抱着未来的圆满;断鸿零雁更能深切体会百鸟争鸣的可贵;残荷败柳的前身,难道不是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景致?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

事物都是有缺憾的,唯有缺憾,才显其丰富多彩;

审美观因人而异,具有多样化特征;

“缺憾美”的感觉源自人们的主观想象;

“缺憾美”与“完美”存在着联系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8月8日,《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发布。《意见》还提出要推动东北地区与环渤海、京津冀地区统筹规划,融合发展。完善东北四省区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机制,大力推进东北地区内部次区域合作。对此,以下认识错误的是:(   )

A.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B.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统筹全局

C.要注重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D.要重视部分的作用,以推动整体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