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某校高二(1)班的同学围绕我国的文化发展问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同学们对《我是歌手》《妈妈咪呀》等综艺节目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2013年我国新开播的综艺节目都是引进国外版权的,同时还有许多电视台准备加入引进的队伍。同学们在讨论中形成了两种观点。

观点一:综艺节目在中国起步较晚,“拿来主义”是一个必经之路。

观点二:盲目跟风引进国外节目,不利于中国电视行业的发展。

选择一种你赞成的观点,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赞成观点一。 ①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坚持“拿来主义”,能够学习和吸收国外综艺节目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国电视节目创新。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坚持“拿来主义”,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有利于中外电视行业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我们对自身的认同和对别人的理解。 ③只要在引进国外版权时,坚持科学分析的态度,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就不仅不会丧失我们自身的特色,而且能促进中国电视原创节目的发展。 赞成观点二。 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盲目跟风引进国外节目,可能会忽略对我国自身电视节目优点的继承和发扬,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②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电视节目的创新必须要立足我国的国情,引进的国外节目可能不符合我国观众的审美情趣。 ③盲目跟风引进国外节目,有民族虚无主义的倾向,会导致中国电视原创节目缺乏,不利于我国电视行业的长远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原因类。解读设问和材料,对本题设问进行转化,本题可以等价为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本题中两个观点各有其合理性,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可以围绕文化创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知识切入,观点一可以从文化创新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角度进行知识切入,具体来讲就是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同时可以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还要注意在引进外来文化的时候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观点二可以从文化创新与继承传统、社会实践的关系角度进行知识切入,具体来讲就是继承传统、革故鼎新,同时立足社会实践,克服民族虚无主义错误倾向。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中华文化的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因此,中华民族文化要实现创新就必须(  

A.对传统文化进行大胆的抛弃

B.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丰沃土壤

C.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

D.面向世界,汲取世界各国文化的优秀成果

 

查看答案

2014年3月13日,是农历的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龙头节”,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的美好愿望。这表明(   )

①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透过民族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

④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没有底蕴的开放是瓦解,没有原则的包容是妥协,没有扬弃的继承是退化。”这一观点启示我们,在文化发展过程中(   )

①借鉴外来文化应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②继承传统文化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推动文化创新需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④实现文化融合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查看答案

与单纯设计的科技产品相比较,融合了国画、中国红等文化元素,设计独特的笔记本、冰箱等电子产品颇受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查看答案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全面深刻阐述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看法和主张,强调应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习近平演讲体现的文化生活知识有(   )

①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②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没有文化冲突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