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扫墓、踏青、折柳、洙浴、吟咪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扫墓、踏青、折柳、洙浴、吟咪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材料二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等一些外采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OK拜拜”、“雷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文化创新的途径的?10分

 

①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清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发扬传统清明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内容,去除封建落后的成分;采用节约环保的绿色过节方式,注入体现时代要求的新内容。 ③博采众长,以我为主。既吸取外来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国清明文化的民族特色。 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分析说明材料体现的文化创新的途径。本题的切口小,直接考查学生对文化创新途径的理解与记忆。本题属于体现类试题,此类试题的解答学生必须紧紧依托材料,从对材料的分析理解中获取答题的相关信息。本题材料一反映了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清明文化的创新;题中材料“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也说明了文化创新既需要继承传统,也需要推陈出新;本题材料二中“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等一些外采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说明了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本题材料二中“对待外来语、网络语以及中英文混用语”的不同观点,启示学生可从文化创新需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方面去分析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广州市社科院产业经济与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尹涛就“亚运经济”话题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亚运会将为广州新增投资和消费领域的30多万个就业岗位,额外增加消费支出19亿元,为广州带来45.03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旅游业的总收入增收大约为七八亿元。亚运会还将大大促进广州体育产业的发展,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广告业、现代农业、商业都将从亚运会中获益。 

    通过举办亚运会,把广东人的优秀传统品格进一步发扬光大,塑造广东人热情好客、文明有礼、开放包容、尊重规则、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等良好形象。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和经济的关系、文化塑造人生的知识分析广州举办亚运会的重要意义。10分

 

查看答案

爱国主义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懈奋斗,并有许多仁人志士为了祖国的和平与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乃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充分说明  

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②在当代中国,爱祖国就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③热爱祖国已成为每一位华夏儿女的自觉行为    ④爱国主义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下列各项能印证这句话的是  

A.2013年9月中旬,海峡两岸同胞在台湾北港朝天宫举行拜谒妈祖活动

B.2013年12月2日,中国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

C.2013年12月3日,第五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在北京举行

D.2014年1月3日,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完成主体封顶

 

查看答案

有一种精神,它表现为自尊自信的品德、不卑不亢的人格;表现为坚韧不拔、奋发图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悲观、不丧气,勇于开拓,积极进取;表现为志存高远,不安于小成,不诱于小利,为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著追求等。这种精神是________精神。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查看答案

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