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出新的部署,第一次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导向。这有利于
①引领思潮,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奠定共同思想基础
②凝聚力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
③强基固本,有力地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
④弘扬主旋律,消除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各种影响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为此,我们应该
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②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坚持多元化的指导思想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杜甫是“大地的诗人”,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他对公正的关切,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杜甫活着,他依然行走于大地……。这表明
A.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B.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
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
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徐悲鸿的《八骏图》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参用西方的透视方法,用笔刚健有力;毕加索的《斗牛》似中国的写意画,用笔奔放洒脱。以下选项最符合题意的是
A.两幅作品成功实现了中西文化和艺术的融合
B.两幅作品以不同风格表达了共同的审美感受
C.艺术的创作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因而不可承袭
D.艺术的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因而不可复制
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
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③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④决定着城市生存发展的文化方向
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
公众热议“家风”,千百种的家风有千百种呈现方式,但骨子里都浸润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德。现代家庭重塑家风有利于
A.培育和壮大大众文化 B.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C.形成多层次文化需求 D.增强民族科学文化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