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中国需要精神旗帜,当代中国人需要健康向上的中国梦,而文化强国战略正是托举起这个梦想的大舞台。随着中华文化的旗帜在世界的舞台上高高飘扬,文化强国的梦想正孕育出我们民族新的希望。某校高三学生开设了“文化强国助推中国梦”的主题探究互动。以下是各小组展示搜集到的材料。
小组一:不久前,俄罗斯外交部外交学院院长巴扎诺夫称,俄罗斯外交部外交学院去年招收的90名新生中,有30名把中文作为了专业方向。外国学者对中华文化兴趣盎然,选择汉语作为专业方向的外国学生越来越多,这并不是偶然的、孤立的现象。中文热、中国热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一个个侧面印证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小组二:去年,中国作家莫言捧得了世界文学领域最高奖;中国杂技在国际赛场上叱咤风云,谱写了中国杂技的历史新篇;国产影片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博弈国外大片,《泰囧》创造了以小搏大的票房奇迹,《一九四二》、《白鹿原》也让它们的观众群竖起了大拇指。在厚重的中华文化沃土之上,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激昂奋进的革命文化、争奇斗艳的民族民间文化交相辉映,共同编织着一个美丽的中国梦。
小组三:文化强国的梦想并不是少部分人编织的,而是每一个中国人梦想的叠加。去年,我国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文化单位为城乡百姓提供了更加灵活、便捷的文化服务,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也有望被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小组四:近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激发了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文化产业被列入国家产业振兴计划,打造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多个省区市提出“文化大省”战略,北京、广东、江苏、山东等省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率先超过千亿元,一批总资产和总收入“双百亿”的文化企业成为行业领军。文化产业的日益强大,让我们的软实力硬气起来。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请分别阐释各小组选材的理论依据,并总结其各自有关文化强国助推中国梦的措施。(16分)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在当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总结我国文化的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必须坚持开放创新,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使文化产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请回答:、
(1)从文化的作用角度,说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12分)
(2)从文化创新途径角度,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材料: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一些格调不高甚至低俗的内容在网上传播,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国家开展了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据此,有些人认为,网络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个人无法抗拒,抵制低俗网络文化关键在于国家。
请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材料中有些人的观点的认识。(12分)
2012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提出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文化建设提出的要求是
①文化发展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②积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
③把发展支柱性文化产业作为主要途径 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中国佛山二岁女童遭两车碾压而18路人漠然相视的报道出来后,在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有人认为这是媒体为追求轰动效应而片面宣传“老人倒地扶不得”这一社会现象的恶性发酵后果,与媒体的报道、评论以及微博论坛的渲染是有一定关联的。你认为媒体片面报道的直接原因在于
A.优秀文化没有起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用
B.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大众传媒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上显示出的强大功能
D.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的现象
微电影是网络时代的电影形式。《大雨》系列微电影是融合了时代元素的主旋律作品,依据北京2012年“7•21”大雨中真实感人事迹创作。它描写了在自然灾害面前,北京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互助,共抗灾难的感人故事,演绎了那个特殊的日子里充满了温情与关怀、责任与坚守的难忘片段,讲述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团结互助、共抗灾害的感人故事。承载主流价值的微电影可以
①通过有限的篇幅传播厚德理念 ②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公益观念
③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④展现平凡道德实践的经济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