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 )
A.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
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
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
D.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下列说法与其观点一致的是( )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物是观念的集合
C.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D.气者,理之所依也
爱因斯坦说过,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正确的理解是( )
A.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有指导作用
B.哲学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C.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D.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和总结
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蔡元培先生的这一论述表明( )
①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的
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对自然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③研究自然科学的目的在于推动哲学的进步和发展
④自然科学研究离不开哲学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曾表示,“人类已经步入越来越危险的时期,由于人类基因中携带的‘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人类对于地球的掠夺日盛,资源正在一点点耗尽。”只有世界各国共同参与,达成共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使人类幸免于难。这启示我们( )
①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②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③自觉尊重客观规律,改变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④要使主观符合变化发展了的客观实际,着眼于整个生态系统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