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在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 ①现金 ②信用卡 ③支票 ④外汇 A....

在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

①现金  ②信用卡  ③支票   ④外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信用工具的相关知识。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所学知识的记忆,需要学生熟练掌握课本内容,本题难度较小,学生直接可做出选择即可。在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是信用卡和支票。②③正确,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信用工具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数量(   )

①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②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③与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

④与流通中的商品数量成正比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1000亿元,且这些待售商品的价值都得到实现。据此回答题。

1.如果发行纸币2000亿元,此时,一元纸币相当于______货币的购买力(   )

A.0.5元   B.2元    C.4元    D.1元

2.当上述现象发生时,会出现的经济现象是(   )

A.纸币购买力提高

B.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C.商品销售困难,阻碍商品流通

D.出现通货紧缩现象

 

查看答案

王先生在家电超市看中了一台标价5999元的液晶电视,通过讨价还价,最终支付了5000元人民币买回这台电视。这里的“5999元”、“5000元”分别体现的货币职能是  

A.商品流通、价值尺度    B.价值尺度、商品流通

C.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D.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查看答案

从“商品—商品”发展到“商品—货币—商品”,后一个公式说明(   )

①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②买和卖时间和空间上同时进行

③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职能

④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离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是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

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