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4年6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决定将...

2014年6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165元和160元。成品油价格的上调,增加了相关行业包括物流、运输、汽车制造业的运营成本。而油价上涨最直接的影响者就是汽车行业。高涨的油价必然成为影响汽车销售的最大障碍,汽车销售商也不得不为此采取一些应对措施。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试在图中平行移动需求曲线表示出油价上涨对汽车需求的影响用虚线绘制)(4分

满分5 manfen5.com

2你认为油价的上涨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哪些影响。10分

 

(1) (2)①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影响商品需求量,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2分)同时将减少对其互补商品需求量。汽油与轿车是互补商品,油价上涨,会影响人们对轿车的需求,影响汽车销售。(2分) ②汽车厂家要面向市场调节产量。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3分)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3分)(汽车厂家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汽车厂家开发新产品:比如节能的、小排量的汽车,适当给分。其它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此问要求绘图,要求是在图中平行移动需求曲线表示出油价上涨对汽车需求的影响。要明确汽车和汽油是互补商品,作为互补商品,当其中一方价格上涨时,消费者会减少该商品的需要,从而导致作为互补商品的另一方需求量也会减少,因此油价上涨对汽车需求的影响是汽车需求量减少,因此需求曲线应向左平行移动。 (2)作答时注意题中要求是油价的上涨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影响,注意是两个方面,一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二是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影响商品需求量,汽油与轿车是互补商品,油价上涨,会影响人们对轿车的需求,影响汽车销售;对生产的经营影响是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注意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互补商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当前,一些外国用户在接受中国品牌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有人认为,语言、品牌故事等文化因素难以为外国用户所理解和认同是一个重要原因。2013年11月,第七届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在武汉举行。来自中、美、澳、法、韩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就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如何跨越国别、语言鸿沟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观点一文化是有边界的,成长于不同文化场域的人相遇,可能由于民族文化、宗教、观念、语言等因素产生交流阵碍、冲突。

观点二只有立足于本国地方性的跨文化经验,形成对自身问题的理解、理论的提升,才可以与世界的不同文化时话。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就如何实现跨文化传播与交流发表你的观点。11分

 

查看答案

2014年春节期间,“家风”这个似已淡出视野多年的词语,成了最“火”的公众话题。打开电视看家风,亲友聚会谈家风,论坛发帖晒家风……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节目迅速唤起了人们对一个家庭精神传统的思考。

请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完成下表。15分

观点

体现的道理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诗礼传家的内涵会随时代变化,但不管如何,诚信、正直、勤奋等核心的价值观念应被长久坚守。

(1)

社会在发展,家风可以注入新的元素和时代精神。丰富家风文化的内涵,使之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2)

传统的家风强调长幼尊卑的秩序和礼节,但将这些礼节苛求后辈都做到,则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

(3)

向上、向善的家风,于家庭、于个人都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好的家风也有利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4)

家风是最基本的教育,对人们世界观、人生观、道德修养影响是全方位的。

(5)

 

 

查看答案

所谓正能量,是一切给与人向上,给予人希望和追求,使人行动的动力和感情。当今之中国,各行各业都在呼唤正能量,恪尽职守的好司机吴斌,舍身救学生的女教师张丽莉,勇救女童的“托举哥”周冲,舍己救人的李博亚。种种感动人物,为我们树立道德标杆和价值方向,为社会的正能量鼓与呼。提升个人素质、建筑精神高地,寻找并释放社会正能量,学习我们身边的好人一直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主流。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寻求并释放社会正能量”的依据。12分

 

查看答案

甲商品的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增加15个单位乙商品的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增加5个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乙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如果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则更适合扩大甲商品的生产

如果整体经济不景气,则乙商品的生产会先受到冲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消费者总是想用同样多的货币买到更多的商品。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这会导致 

A.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居民购买力下降→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萎缩

B.社会投资减少→生产萎缩→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

C.生活资料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物价上涨

D.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过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