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论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和弟子到卫国,弟子问,人口那么多,怎么发展呢?孔...

《论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和弟子到卫国,弟子问,人口那么多,怎么发展呢?孔子回答“富之”。弟子又问,大家都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孔子说“教之”。就是说,要教育。孔子的主张从哲学意义上讲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C.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意识完全依赖于物质而存在

 

C 【解析】 试题分析:孔子的主张是从卫国的实际出发提出的,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实践,A与题意不符;B是运动和物质的关系,与材料无关;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客观存在是产生意识的物质条件,但意识的产生也离不开人脑,D“完全依赖于”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画讲求意境,而意境唯有在观画者的神思中才能得以显现,留白就正好给观画者以神思的空间。如下图的作品,画家在构图上实景偏于一角,画面留有大片空白,使画面虚实相生、雾气迷蒙、琴声缭绕的诗境引人向往。这说明了                 

满分5 manfen5.com

A.艺术欣赏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B.主观意识影响着人们的艺术欣赏

C.艺术欣赏根源于人的创造性思维       D.主体思维对艺术创作有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讯系统总设计师钱卫平说:“只有精确,才能避免风险;只有精确,才能确保安全;只有精确,才能取得成功。”“我们的任务就是,精确、精确、再精确。”“精确”一词说明了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②意识能发现和创造规律

③主观要做到与客观相符合④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研表究明,汉字的序顺并不定一能影阅响读,比如当你看完这句话后,才发这现里的字全是乱的。”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是由人脑的“阅读惯性”导致。眼睛看到的东西传达到大脑后,会被大脑依据语言习惯进行重组,从而具有连贯的意义。这表明                 

A.意识对事物的反映是能动的B.谬误依据条件都会转化为真理

C.意识对事物的反映是客观的D.结构变化不会改变事物的性质

 

查看答案

中医将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情绪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一般情况下, “七情”属于人的正常精神活动,但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刺激,或情志活动过久,超过人的生理所能调节的范围,会引起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这说明                 

①外部刺激是导致情绪变化、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

②健康状况因“七情”变化超过一定限度而向其对立面转化

③要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

④“七情”是否成为致病因素是由主体因素的调适能力决定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在“神九”突破和掌握了载人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基础上,“神十”重点转向对这些技术的验证和应用,并进行载人飞船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为以后进一步开展空间实验室的研究和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一个天地往返的运输系统。这些成就                                                           

①提高了人类认识自然界和变革社会规律的能力

②丰富了人类认识和开发宇宙空间的梦想和实践

③佐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以及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④说明了意识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