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年伊始,北半球的日本、韩国、美国等地普降暴雪,其中美国遭遇了近20年来最严寒天气;地处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则迎来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导致东南部维多利亚州爆发25起森林大火。在全球极端天气多发的背景下,南北半球正经历着“冰火两重天”。虽然目前尚不能对极端天气常态化趋势下定论,但从统计数字来看,全球极端天气发生的次数和概率正在逐年增加。
辨析: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无能为力。(14分)
阅读"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货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货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这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的稳步推进,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不断提高,企业和居民对市场化定价的金融环境也更为适应。当前我国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价格形势基本稳定,我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宏微观条件已基本具备。此次改革没有进一步放开对存款利率的管制,主要是考虑到存款利率巿场化改革的影响更为深远,所要求的条件也相对更高。从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来看,放开存款利率管制需要根据各项基础条件的成熟程度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运用有关运动与规律的知识,说明“此次改革没有进一步放开对存款利率的管制”的正确性。(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遨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强调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哲学基本派别角度看,材料中分别出现了哪些哲学观点?简要分析其基本主张。(10分)
《菜根谭》里面有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谭,雁去而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心态可以决定一切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事物是不可认识的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农艺师打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 )
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
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现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
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档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
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