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世界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我国进出口面临的外部环境趋紧,外贸形势不容乐观。针对这一形势,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
①坚持把实施“走出去”战略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
②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现内需外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
③发挥宏观调控的基础作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④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进出口结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13年4月21日,中央财政紧急拨付应急救灾综合补助10亿元,用于四川芦山地震灾区抢险救灾、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和生活救济,地震受伤人员医疗救治等方面。财政部的这一拨款
①是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②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③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 ④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为了切实减轻小型微型企业负担,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通知,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型企业免征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这是因为
①小型微型企业与国有大型企业是地位不同的市场主体
②小型微型企业可以提供就业机会,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③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④扶持小型微型企业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分)材料一 上个世纪50 年代,当我们党开始建设新中国的时候,“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当时中国人普遍的梦想。在后来的30多年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实现国家工业化”又升华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在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又进一步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进一步深化,2008年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的新要求。
材料二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
材料三 打造“美丽浙江·中国梦”是省委省政府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确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综合发展目标,也是每一个浙江人的期盼。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二,请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12分)
(2)政府有关部门准备开展“美丽浙江·中国梦”的主题创建活动,请结合“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知识谈谈自己可以做些什么。(12分)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6年--2012年我国对外贸易情况(亿美元)

注:近年来外贸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为20%左右,而德国是60%,日本是33%。由于受国际市场进一步萎缩和人民币升值等各方面不利因素影响,2012年外贸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下降为9.6%。
材料二 针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继续着力于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一方面,立足当前,密切跟踪形势变化,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稳定外贸增长。另一方面,着眼长远,充分利用市场环境趋紧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设,加快出口基地建设、出口品牌的培育,进出口平台建设,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1)材料一蕴含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我国人民币币值和中国企业状况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并根据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提出中国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的措施。(14分)
(3)根据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及其意义,分析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为什么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8分)
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日本横滨举行。本次会议的重点是制定经济增长战略、审评关于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茂物目标的实现情况及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这说明亚太经合组织
①实行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
②消除了本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壁垒
③积极推动本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④以共同体的方式,实现各成员国共同目标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