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高但不能生利的货币,也不愿持有其他虽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的心理动机。一般是为了便于应付日常支出;或应付意外的支出;或是为了投机取利。下列现象适于用流动性偏好来加以解释的是
①孩子一出生,家长就为孩子未来上大学办理教育储蓄
②金融危机背景下,股市动荡,股民纷纷退出股市
③尽管银行连续降息,但人们仍将大量存款放在银行
④经济不景气,张某为防下岗,不乱花钱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2013年11月15日,我国成品油价格再次下调,也是今年内首次出现“三年降”。假设下图(P为价格,Q为需求量)d1和d2中有一条是汽车需求曲线,另一条是某生活必需品需求曲线,受汽油价格下调的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下图移动的线是汽车需求曲线的可能是

A.③ B.① C.② D.④
2014年4月23日是第19个世界读书日。某校高三(1)班同学们商定开展以“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中国”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就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自省
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尽在书中。阅读事关全民素质的提高和文化强国的建设。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超五成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六成以上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李克强总理也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倡导全民阅读”。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倡导全民阅读的意义。(6分)
思维碰撞
2014年,全民阅读立法、起草工作仍在推进中,力求将全民阅读纳入法制化轨道,推动全民阅读常态化,制度化。但是,对于阅读立法,社会上存在不同看法。赞成者认为,将阅读提升到国家宏观战略的层面,有利于提升国民阅读水平,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反对者认为,阅读水平提升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希望通过立法使其毕其功于一役并不现实,且真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简要评析上述两种看法的合理性。(6分)
建言献策
根据调查数据,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阅读图书4.77本,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在传统纸质图书阅读率和阅读量均有提升的同时,我国国民电子书阅读率和阅读量也有所提升。
(3)针对当前我国国民阅读现状,请你为“共建书香中国”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并分别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角度阐述其可行性。(6分)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的知识回答问题。
医疗改革是世界性难题。2010年,美国奥巴马总统的医疗改革法案在国会获得通过。但由于公共卫生属于各州的“保留权”,有过半的州对医改法案发起挑战,认为奥巴马的医改法案是对州主权史无前例的侵犯。2012年6月,美最高法院裁决奥巴马医改法案要求各州扩大医保补助范围的规定侵犯了各州权力。奥巴马表示,如果各州能够实现原定医改目标,各州可以在2014年起单独制定医改法案,并放弃执行联邦政府的计划。
2008年底,我国成立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地从本地实际出发,切实抓好组织落实、创新试点工作。到2013年底,我国已构建起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基本医保网,为世界难题的解决提供了“中国方案”。这离不开我国政府强大的组织优势。
(1)运用国家结构形式的知识,分析中美两国医改境遇相差甚远的原因。(6分)
(2)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划分职权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在我国深化医疗改革过程中是如何体现的?(6分)
大数据(big data),指数据规模巨大,类型多样且信息传播速度快的数据库体系,大数据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示例,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下列企业在大数据时代获得成功的奥秘。
案例 | 《经济生活》知识分析 |
示例:淘宝网上一家小型化妆品电商收集网络顾客对一些品牌 的搜索数量,以此作为是否进货的重要依据,实现利润翻番。 | 科学预测商品需求,调节 生产要素和商品供给,实 现供销畅通 |
案例一:亚马逊基于客户在过去一段时间的购买行为,如客户的 购物车中所收藏的商品、客户喜欢的商品、其它用户浏览或购买 的商品等大数据分析给客户个性化推荐建议或广告,实现了销 售额巨大增长。 | ①请勿在此处答题 |
案例二:农夫山泉综合各地需求、高速公路收费状况、道路等级、 天气季节、配送中心辐射半径、不同市场的售价、各地人力成本、 甚至突发性的需求等大数据进行配送,实现最大限度的节约物 流成本。 | ②请勿在此处答题 |
案例三:福特公司在汽车上添加大量传感器和处理器,车内信 息、车辆与手机之间的通信信息及车辆之间的通信信息都会生 成数据,通过海量加工数据,福特成功聚合了客户反馈信息,不 断探索最佳工艺,设计新产品,提升业绩。 | ③请勿在此处答题 |
材料二 大数据是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依据。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党和政府了解世情、掌握国情、把握规律提供了更多便利条件,使精准感知,正确决策、高效服务成为可能,党和政府应该具备大数据思维,运用好大数据,这对形成多元互动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党和政府应如何利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能力?(6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持续升温,引起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2013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趋势及外汇储备
年份 | 并购案例数(起) | 并购总额(亿美元) | 外汇储备(亿元) |
2009 | 38 | 161 | 23992 |
2010 | 57 | 132 | 28473 |
2011 | 110 | 281 | 31811 |
2012 | 112 | 298 | 33116 |
2013 | 99 | 385 | 38213 |
注:同期国有企业海外并购金额占并购总额的75%。

材料二 在世界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率先复苏。一些企业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精心规划,以其雄厚的资本合理地选择并购行业,在海外并购中占得先机,增强了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但由于中外企业文化的差异,经营管理模式的不同及对并购对象发展前景缺乏思考等因素,使海外并购也存在着一定风险。
(1)归纳材料一中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持续升温的原因。(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分析我国企业应怎样更好地实现海外并购的健康发展。(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