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4年4月23日是第19个世界读书日。某校高三(1)班同学们商定开展以“倡导...

2014年4月23日是第19个世界读书日。某校高三1班同学们商定开展以“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中国”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就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自省

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尽在书中。阅读事关全民素质的提高和文化强国的建设。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超五成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六成以上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李克强总理也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倡导全民阅读”。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倡导全民阅读的意义。6分

思维碰撞

2014年,全民阅读立法、起草工作仍在推进中,力求将全民阅读纳入法制化轨道,推动全民阅读常态化,制度化。但是,对于阅读立法,社会上存在不同看法。赞成者认为,将阅读提升到国家宏观战略的层面,有利于提升国民阅读水平,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反对者认为,阅读水平提升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希望通过立法使其毕其功于一役并不现实,且真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简要评析上述两种看法的合理性。6分

建言献策

根据调查数据,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阅读图书4.77本,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在传统纸质图书阅读率和阅读量均有提升的同时,我国国民电子书阅读率和阅读量也有所提升。

3针对当前我国国民阅读现状,请你为“共建书香中国”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并分别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角度阐述其可行性。6分

 

(1)①有利于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②有利于我们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汲取世界优秀文化营养,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 ③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评析赞成者: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整体统帅部分。将阅读提升到国家宏观战略的层面是立足全局的表现,有利于实现最优目标。(2分) 也可从因果联系、关键部分的角度评析。 评析反对者: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阅读需要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2分)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人们对阅读立法的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实施起来不会一帆风顺。(2分) (3)建议: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大力发展生产力);政府加大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等(2分) 可行性:学生可以从消费观、科学发展观、生产决定消费、财政作用;政府职能(文化、公共服务职能)、人大立法、政协参政议政等。(4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学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倡导全民阅读的意义。全民阅读可以提高国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吸收世界优秀文化,进而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因此,学生解答本题可从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以及文化创新等角度去分析说明。 (2)本题要求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简要评析上述两种看法的合理性。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明确唯物辩证法包括的具体知识点;其次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中两种观点,从对两种观点的解读中找出两种观点中的关键性语句,来确定答题的基本方向。本题材料中赞成者的观点中“将阅读提升到国家宏观战略的层面”,启示学生可从树立整体意识、全局观念,以实现最优目标角度去分析说明;本题材料中反对者的观点中“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启示学生可从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方面去分析说明;“希望通过立法使其毕其功于一役并不现实,且真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启示学生可从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方面去分析说明。 (3)本题要求学生针对当前我国国民阅读现状,为“共建书香中国”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并分别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角度阐述其可行性。解答本题需要学生以材料中反映出的当前我国国民阅读的现状—我国国民阅读量远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依据。因此,学生可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及政府加大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等方面提出自己意见和建议。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建议,学生可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生产决定消费、国家的宏观调控等方面去分析说明其可行性;对于“政府加大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学生可从国家财政的作用、政府的职能的方面去分析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财政作用、政府的职能、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创新、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等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的知识回答问题。

    医疗改革是世界性难题。2010年,美国奥巴马总统的医疗改革法案在国会获得通过。但由于公共卫生属于各州的“保留权”,有过半的州对医改法案发起挑战,认为奥巴马的医改法案是对州主权史无前例的侵犯。2012年6月,美最高法院裁决奥巴马医改法案要求各州扩大医保补助范围的规定侵犯了各州权力。奥巴马表示,如果各州能够实现原定医改目标,各州可以在2014年起单独制定医改法案,并放弃执行联邦政府的计划。

    2008年底,我国成立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地从本地实际出发,切实抓好组织落实、创新试点工作。到2013年底,我国已构建起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基本医保网,为世界难题的解决提供了“中国方案”。这离不开我国政府强大的组织优势。

1运用国家结构形式的知识分析中美两国医改境遇相差甚远的原因。6分

2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划分职权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在我国深化医疗改革过程中是如何体现的?6分

 

查看答案

大数据big data,指数据规模巨大,类型多样且信息传播速度快的数据库体系,大数据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示例,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下列企业在大数据时代获得成功的奥秘。

案例

《经济生活》知识分析

示例:淘宝网上一家小型化妆品电商收集网络顾客对一些品牌

的搜索数量,以此作为是否进货的重要依据,实现利润翻番。

科学预测商品需求,调节

生产要素和商品供给,实

现供销畅通

案例一:亚马逊基于客户在过去一段时间的购买行为,如客户的

购物车中所收藏的商品、客户喜欢的商品、其它用户浏览或购买

的商品等大数据分析给客户个性化推荐建议或广告,实现了销

售额巨大增长。

①请勿在此处答题

案例二:农夫山泉综合各地需求、高速公路收费状况、道路等级、

天气季节、配送中心辐射半径、不同市场的售价、各地人力成本、

甚至突发性的需求等大数据进行配送,实现最大限度的节约物

流成本。

②请勿在此处答题

案例三:福特公司在汽车上添加大量传感器和处理器,车内信

息、车辆与手机之间的通信信息及车辆之间的通信信息都会生

成数据,通过海量加工数据,福特成功聚合了客户反馈信息,不

断探索最佳工艺,设计新产品,提升业绩。

③请勿在此处答题

材料  大数据是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依据。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党和政府了解世情、掌握国情、把握规律提供了更多便利条件,使精准感知,正确决策、高效服务成为可能,党和政府应该具备大数据思维,运用好大数据,这对形成多元互动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党和政府如何利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能力?6

 

查看答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持续升温,引起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2013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趋势及外汇储备

年份

并购案例数

并购总额亿美元

外汇储备亿元

2009

38

161

23992

2010

57

132

28473

2011

110

281

31811

2012

112

298

33116

2013

99

385

38213

    注:同期国有企业海外并购金额占并购总额的75%。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材料二  在世界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率先复苏。一些企业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精心规划,以其雄厚的资本合理地选择并购行业,在海外并购中占得先机,增强了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但由于中外企业文化的差异,经营管理模式的不同及对并购对象发展前景缺乏思考等因素,使海外并购也存在着一定风险。

1归纳材料一中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持续升温的原因8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分析我国企业应怎样更好地实现海外并购的健康发展。4

 

查看答案

“寒门何能出贵子”是今年两会讨论的热点之一。从寒门学子的角度看,要坚持

①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推进教育资源公平分配     

②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对待求学路上的一切困难

③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④抓住人生的重点,埋头苦学,提高升学率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漫画作者:德国·卜劳恩中父亲的做法

满分5 manfen5.com

①忽视了静止的条件性、暂时性和相对性      ②抓住了主要矛盾但没有兼顾到次要矛盾

③割裂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但忽略了联系的多样性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