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
A.公民当家作主 B.人民当家作主 C.无产阶级当家作主 D.农民阶级当家作主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由此可见国家的根本属性是
A.主权性 B.阶级性 C.社会性 D.全民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六十年代淘米洗菜,七十年代引水灌溉,八十年代水质变坏,九十年代鱼虾绝代,到了今天,癌症灾害。”民间顺口溜形象地反映出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的尴尬与危机。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加快农业水源污染治理和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民的粮袋子应关注,水缸子也应关注。
材料二 据调查,农村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其一,乡镇企业污染。据报道,在不少地方,乡镇企业得到发展,但各种作坊式的企业呈现出一种无序发展的态势,农村污染问题逐渐显现。其二,城市污染源转移。应该看到,当下城市环境治理较为有效,但那些环保不过关、被“驱逐出”城市的高排放企业纷纷“下乡”,导致农村环境急剧恶化。其三,农村污染也与农村环保配套设施不健全、一些农民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治理农村污染,只有对症下药才有可能药到病除。
结合材料,说明在整治农村环境过程中政府应该如何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11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1月19日,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就《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送审稿)》向社会征求意见,2月8日结束,共收到326条市民建议,主要涉及机动车尾气管理、限行方案以及烟花燃放等。经过反复调研和修改的条例(草案)在7月24日召开的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进行审议。据悉,该条例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后,有望于年内发布,届时将成为全国首部地方性大气污染防治法案。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公民是如何与决策机关“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的?(11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年度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让广大群众更好地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
材料二 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1)简要回答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6分)
(2)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需要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9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0年政府要从八个方面重点抓好工作: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材料二 切实改进行政执法工作,努力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加快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要抓好材料一中政府的八项工作,需要政府切实履行好哪些职能?(6分)
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何意义?(9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