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1月19日,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就《北京市大气污染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1月19日,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就《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送审稿)》向社会征求意见,2月8日结束,共收到326条市民建议,主要涉及机动车尾气管理、限行方案以及烟花燃放等。经过反复调研和修改的条例(草案)在7月24日召开的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进行审议。据悉,该条例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后,有望于年内发布,届时将成为全国首部地方性大气污染防治法案。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公民是如何与决策机关“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的(11分)

 

(1)公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间接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条例(草案)报送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3分) (2)我国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等直接参与民主决策。公民热情参与“草案”意见征集活动,既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也有助于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对决策的理解和实施。(4分) (3)决策机关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使决策更好地反映民意。北京市政府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为民意表达提供了正式的法定渠道。(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就《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送审稿)》向社会征求意见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本题设问“我国公民是如何与决策机关‘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的”,一方面强调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与过程,另一方面,强调的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对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学生可从公民通过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间接参与民主决策;以及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方式直接参与民主决策两个方面去分析说明;对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学生可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以及有助于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对决策的理解和实施两个方面去分析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年度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让广大群众更好地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

材料二  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1)简要回答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6分)

(2)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需要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9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0年政府要从八个方面重点抓好工作: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材料二  切实改进行政执法工作,努力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加快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要抓好材料一中政府的八项工作,需要政府切实履行好哪些职能?(6分)

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何意义?(9分) 

 

查看答案

新中国外交走过了60年光辉历程,在国际舞台上留下了闪光足迹。我们将继续发扬光荣传统,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据此回答下题。

1.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C.独立自主                             

D.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我国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大力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60年外交成果显著。我国的外交历程(     

①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进程

③消除了全球贫富差距                      ④促成了世界的多极化格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部长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世界正朝着多极化、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挑战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冷战思维不合时宜,同舟共济、互利共赢才是生存和发展之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冷战思维不合时宜,同舟共济、互利共赢才是生存和发展之道。这句话旨在强调(   

A.冷战思维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B.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C.当今世界已经是多极化的世界     

D.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在谈到中俄关系时,杨洁篪强调两国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都支持彼此的立场,在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我们持相同或者相似的观点,进行了密切的沟通与协调。两国务实合作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去年双方签署了在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核能、高速铁路等各个领域的一系列重要协议,有关项目正在顺利地实施。这段话说明(    

A. 中俄之间没有利益的对立                 B. 经济关系是国际关系的唯一内容

C. 国家之间的合作是永恒的                 D. 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3.主权国家作为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享有(     

①独立权        ②平等权          ③自卫权          ④管辖权

A.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党和政府将继续千方百计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     

①民族平等                                 ②民族团结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消除民族差异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其原因在于(     

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传统                   ②“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③各民族之间已经没有差别                   ④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