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市开展的“我为创建文明城市献一计”活动中,广大市民纷纷建言献策。不到半年时间,市政府就收到4000多条建议。这说明( )
A.决策机关的决策能力不如市民
B.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C.公民享有对决策的知情权
D.公民建言献策是为了能进入决策机关
某县某村村民一大早就来到投票站,参加对村民委员会主任的投票。此前,3名候选人已经进行了13场演讲和答辩,面对面地回答了村民提出的160多个问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村民对村委会主任的选举属于( )
①直接选举 ②间接选举 ③等额选举 ④差额选举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这种选举有利于( )
①使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出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
②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使用 ③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④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⑤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
我们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 )
A. 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B. 积极参加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C. 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D. 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我国,既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又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的是( )
A. 生存权和劳动权 B.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 言论、集会等自由权利 D. 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根据国家性质,迄今为止,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等类型。无论什么类型的国家,其国家的根本属性是( )
A. 历史性 B. 社会性 C. 阶级性 D. 民族性
(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如今,一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在重新崛起。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访问中亚四国时,首次正式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提出从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入手,形成跨区域大合作格局。这表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已由学术、局部和部门层次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外交战略的高度,体现了中共18大后中国外交的创新,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践行合作共赢外交新理念的具体表现。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 ”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正确性。(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