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如今,一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在重新崛起。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访问中亚四国时,首次正式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提出从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入手,形成跨区域大合作格局。这表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已由学术、局部和部门层次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外交战略的高度,体现了中共18大后中国外交的创新,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践行合作共赢外交新理念的具体表现。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 ”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正确性。(8分)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材料二:2014年1月23日,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式启动。此次活动的主要任务是抓住反对“四风”这个重点不放,集中解决市、县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回应群众关切,维护群众利益,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把改进作风的要求真正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
(1)运用政府的有关知识 ,说明怎样才能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8分)
(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回应群众关切,维护群众利益?(10分)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它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之牺牲、探索、奋斗的伟大追求。中国梦需要共建共享,要形成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所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汇聚在这面大旗之下,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形成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1)运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公民如何为实现中国梦出力献策(6分)
(2)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知识 ,分析为实现中国梦,党和政府应如何让人民群众点“赞”? (8分)
近年来,中国领导人多次强调,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这表明中国的发展( )
①是走和平崛起之路,永不称霸 ②主要是为了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③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 ④离不开良好的国际环境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中华民族崇尚亲邦善邻,主张和而不同。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在有关我国外交政策的阐释中,最能体现“黄金法则”的是( )
A.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B.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C.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D.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一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实施的绝密电子监听项目曝光后,在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掀起轩然大波。此事件被称之为“棱镜门”,涉及美国9大互联网服务商与国家安全局之间存在的所谓“数据合作关系”,其造成的影响正在全球网民间持续升温,成为连日来国外媒体评论的焦点。上述材料对国际形势分析正确的是( )
①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就是竞争和冲突
②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冲突的根源
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危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
④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任重道远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