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大迁徙。“春运”期问,中国大陆交通承受了巨大压力。2013年,某地出台了“春运”措施,并举行“我为春运献计”活动。作为公民,你认为下列参与方式恰当的有( )
A.投票表达自己对“春运”措施的态度,行使表决权
B. 要求召开居民会议,讨论“春运”事宜,参与民主管理
C. 对“春运”措施的不完善、不合理之处提出批评、建议,行使决策权
D. 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公共外交是政府外交的重要补充,其基础是普通公众,目的在于改善外国公众对本国的态度,影响外国政府对本国的政策。目前,我国每年出境游8000万人次以上。普通游客的言行可以带来公共外交的效果,如举止有度、谈吐得体有正面效果,大声喧哗、不守秩序有负面影响。由此可见( )
①公共外交是公众参与政治生活的体现 ②公共外交表明公众利益高于国家利益
③普通公众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的参加者 ④公共外交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爱国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现代国家的崛起应当有配套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作支撑,否则其崛起很可能成为一种暂时现象。从这个角度看认为国民心态事关中国的崛起成败,似乎并不过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离不开健康务实的国民心态, 这需要公民( )
①增强权利意识,自觉履行义务 ②提高政治素养,勇于投身实践
③丰富民主形式,拓宽参与渠道 ④坚持正确方向,维护国家利益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13年1月1日,公安部修订后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简称规定),与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同步实施。规定对1998年发布的原规定作出全面修订。“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和“严禁刑讯逼供”被写入总则。我国修订《规定》表明( )
①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 ②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③社会主义的民主具有全民性 ④国家重视尊重和保障人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2014年5月4日至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埃塞俄比亚和非盟总部、尼日利亚、安哥拉、肯尼亚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在尼日利亚举行的第24届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全会。李克强指出,共同开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新局面,共同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和责任。中非应该增强政治互信、拓展务实合作,扩大人文交流,密切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和配合,加强合作论坛建设,努力开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新局面。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支持非洲和平、稳定、发展、团结的决心不会改变,永远做非洲人民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李克强表示,今后3年,中国政府将采取措施,在5个重点领域支持非洲和平与发展事业,推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材料二 第四次亚信峰会于2014年5月20日至21日在上海举行,此次峰会主题为“加强对话、信任与协作,共建和平、稳定与合作的新亚洲”。 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讲到,应该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安全应该是普遍的,否则,就会像哈萨克斯坦谚语说的那样,“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安全应该是平等的,任何国家都不应该谋求垄断地区安全事务,侵害其他国家正当权益。安全应该是包容的。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并照顾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强化针对第三方的军事同盟,不利于维护地区共同安全。
(1)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李克强的上述讲话是如何体现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12分)
(2)运用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的有关知识,谈谈亚洲各国应如何为共建和平、稳定与合作的新亚洲。(6分)
阅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材料,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2014年1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中指出,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促使党员、干部得到了党性锻炼,刹住了“四风”蔓延势头,带动了社会风气整体好转。强调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要坚持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坚决反对“四风”,推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材料二 湖南省人民政府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和解决好扶贫到户“最后一公里”问题。全面落实武陵山和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坚持精准扶贫,实行一乡一策、一村一策,一户一个脱贫计划。强化产业扶贫,统筹保障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坚持整村推进、连片扶持与重点帮扶特困村、特困户相结合,推动水、电、路、气、房、环境整治“六到户”。抓好贫困地区教育工作。
(1)结合材料一,谈谈中国共产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依据。(8分)
(2)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政府在解决好扶贫到户“最后一公里”的工作中如何发挥作用。(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