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 信息消费正成为一种增长潜力大、影响范围广、拉动作用久的新型消费形式,信息...

材料一 信息消费正成为一种增长潜力大、影响范围广、拉动作用久的新型消费形式,信息消费涉及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2013年7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在广泛听取有关信息专家和不同领域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后,制定了促进信息消费稳定增长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规范信息消费市场秩序,建立促进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进教育、医疗优质资源共享,加快推进“信息惠民工程”建设。

材料二 中国互联网发展令人鼓舞,但面临严峻的网络安全威胁,每年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美元。2013年11月5日,第四届全球网络空间合作峰会上,中国提出以下主张:主权国家是维护网络空间秩序的主体,尊重网络空间国家主权,是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前提。维护网络安全,既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中国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与各国的合作,为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是怎样履行职能促进信息消费稳定增长的?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主张的政治生活依据。8分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2分)。规范信息消费市场秩序,建立促进信息消费持续健康稳定增长机制,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2分),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进教育、医疗优质资源共享,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2分)。有关部门听取有关信息专家和不同领域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履行政府职能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促进信息消费稳定增长(1分)。加快推进“信息惠民工程”建设,体现了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1分) (2)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享有独立权等基本权利,因此中国主张权国家是维护网络空间秩序的主体,尊重网络空间国家主权(2分)。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中国坚定不移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的同时,兼顾其他国家的合理的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维护网络安全符合我国和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3分)。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因此我国主张尊重网络空间国家主权,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与各国合作,为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做出积极贡献(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首先,抓住材料中促进信息消费稳定增长的具体措施,思考其体现了政府的哪些职能,而且政府是如何履行这些职能的。其次,结合知识与材料进行分析即可。第一条措施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这显然是体现了政府转变职能,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的作用,建设服务型政府;第二条措施是规范信息消费市场秩序,建立促进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这显然是履行了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第三条措施是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进教育、医疗优质资源共享,这显然是履行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除了这三条措施外,材料中提到了政府是在广泛听取有关信息专家和不同领域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后,制定了促进信息消费稳定增长的具体措施,这是政府履行政府职能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体现;材料最后还提到了加快推进“信息惠民工程”建设,这体现了履行职能时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将材料中中国政府的主张结合所学的国际社会的知识进行思考与分析即可。第一个主张是主权国家是维护网络空间秩序的主体,尊重网络空间国家主权,是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前提,这显然体现了主权国家的地位和主权的重要性,描述出来即可;第二个主张是维护网络安全,既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这显然体现了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中国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也维护与其他国家的共同利益;第三个主张是中国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与各国的合作,为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做出积极贡献,这显然体现了我国的外交政策。 考点:本题考查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强化权力运行制度和监督体系的改革目标和任务,强调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据此,有人认为:“反腐的关键是要发挥制度的作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有关知识,谈谈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

 

查看答案

近年来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日渐增多,特别是利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进行造谣诽谤违法犯罪现象比较突出。鉴于此,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了一年多的深入调研,对存在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并借鉴其他国家通行的法律规则原则,经反复研究论证,制定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于2013年9月10日起正式实施。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部司法解释出台过程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但随着国际能源危机的加剧,越南、菲律宾等国相继提出所谓“主权诉求”,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大国搅局,使南海由“平静之海”变为“复杂之海”。某班同学就此展开讨论,最切合讨论主题的观点是   

①国家间的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②发展中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③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仍然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④世界的发展问题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4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开幕式于4月7日在北京举行,李克强在贺信中指出,中国和东盟山水相连、文化交融、血脉相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2013年以来,我国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在经济等领域的合作。从贯穿欧亚腹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到携手东盟共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再到推动连接东亚与南亚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一个活力四射的经济圈正在形成。这表明   

①我国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导者  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我国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④我国与周边国家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2.李克强总理在谈及中国与东盟关系时说,“中国有句古话叫‘多栽花,少栽刺’,在这里我想说,我们要‘多栽花,不栽刺’,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李克强总理的“一字之改”,体现了   

A.我国外交原则的重大变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C.我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D.我国对发展与东盟睦邻友好关系的高度重视

 

查看答案

2013年11月23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并发布航空器识别规则公告和识别区示意图,要求位于东海防空识别区飞行的航空器,应当服从东海防空识别区管理构或其授权单位的指令。这一举措   

①有利于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领空安全  ②进一步扩大了我国的领空范围  ③表明维护国家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④是我国有效行使管辖权的必要措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